第235章 盱眙城下
沉掉黄金是万不得已才做的事情,可以预想,黄金不能运到岭南,自己的事情会拖上一两年,不准造镜子,快速拢钱还是有点难的。
不过,再怎么样,自己的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离开虹县,赵旭站在了望台上,看到几艘非常眼熟的船,感觉总有些不大对劲,小船很轻快,为什么跟着自己这个笨重的大船后面?而且一跟就是几天?
他看着南方,知道不远的地方就是一连串的大型湖泊,那些藏在芦苇荡里的水匪会出来,他下令着甲,加强巡逻!
船往南走,运河的宽度也越来越宽。边上的芦苇荡也越来越多!现在是秋天,芦苇枯黄,一片萧瑟。
赵旭非常想一把火把这些芦苇烧了,让那些匪寇无所遁形,但看到百姓们在冰冷的水种割芦苇,孩子在收集芦花,他们在为冬天准备。
自己一把火烧死多少人,又冻死多少人,饿死多少人?无从得知!因为很多家庭依靠割芦苇换口饭吃,靠芦花度过寒冬。
赵旭对关英说道:“让他们在了望台上看观察,让战士们时刻做好作战准备!”
关英搓搓手说道:“我已经吩咐下去了,我早看到几艘船不怀好意!”
赵旭皱眉问道:“那你怎么不和我说一下?”
关英不以为然的说道:“不是怕累到你么?天天这样忙,这点小毛贼我们兄弟几个料理了就好!”
赵旭有点无语,估计已经动手了,还不止一次:“听意思是,你们不止干了一次,已经弄死了不少人?”
关英笑道:“又不用我们动手,东京城内,有皇城司的人处理,我们只要告诉他们怎么回事就好。
我们路上遇见的,机宜司的人会帮忙处理!所以没有惊动伯爷您!”
赵旭没有想到自己是蒙在鼓里的那个!不过他也明白,自己算是个重要的人物,不知道多少眼睛在自己身上!
于是问道:“都是些什么人?”
关英:“听说有契丹人,也有倭国人!还有一个大食的!”
赵旭笑的很冷,说道:“原来这样热闹的,我还以为岁月静好!以后有什么事情要告诉我,我不想被蒙在鼓里。”
关英:“是伯爷!”
赵旭拿出抽空做的单筒望远镜,仔细的观察河道上来往的船只!
船只进入洪泽湖,并没有赵旭想象的船在湖中航行,而是,在湖边修的航道上航行,这让赵旭放心了不少!毕竟大湖中央突然来个数百小船,自己是无法应付的!
赵旭像在高速公路上,看着底上一节的洪泽湖,他明白为什么运河会绕着湖泊修,而不是直接从湖泊中过,这是因为湖泊随着季节有枯水季,丰水季,如果是枯水季是无法行船的!
船到了盱眙县,赵旭还没有下船,一个60多岁,须发皆白的皂吏在码头上喊:“来的可是东京镇南伯的船!”
关英看了赵旭一眼,赵旭点点头,他才大喊说道:“是,镇南伯的船!”
那皂吏说道:“我是盱眙县的押司何昌,奉知县之命,引镇南伯入驿站休息!”
关英:“多谢!”
赵旭下了船,对何昌问道:“何押司,我们有400多人,住的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