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旭想想又说道:“几年还是太迟了!等岭南平定后,我系统的做个手册,先给岭南驻留的军队。”
包拯:“这样也好,看看效果是否好,如果好,我上奏朝廷,岭南推广!”
赵旭:“这事情我到岭南就办!”
包拯担心的说道:“有些事情慢慢来,你大病初愈没有多久,注意身体,那个碾米机的事情……”
他抬头看落日的晚霞,红艳艳的,走几步说道:“得给你找几个帮手,你说说,你要什么样的人,我写信让他们帮忙介绍!”
赵旭想想,依稀记得这时代好像有一个很厉害的人,叫苏……苏颂!他建的水运仪象台,还有钟表的钟表擒纵器。
如果这人到自己身边,很多事情可以放开手,于是说道:“我记得有个叫苏颂的,如果他愿意的话,可以来我身边,不过他好像是个进士,给我打下手,也不知道他愿意不愿意!算不算是辱没他!”
包拯:“原来是他!丁忧在家,好像已经快2年了,我写信询问一下,看他是否愿意!帮你一年,等丁忧完了,他还是要回朝廷的!”
赵旭想想一年的时间,很多事情可以做,到时候放他去做官就好,点头说道:“行!那就麻烦泰山了!可以的话,帮我再物色几个手艺高超的铁匠,铜匠!”
包拯点头说道:“好,我回头就给你找,和你一起去岭南!”
赵旭点头说道:“好!”
两人聊了很多,主要是赵旭的见识,完全出乎包拯的想法,完全就是一种全新的角度。
天亮了,赵旭被叫醒,没有办法,他和包拯聊到后半夜,孩子的身体坚持不住!
吃完早餐,包拯在前厅等着赵旭,一起的还有4个人,其中两个敦实的,40多岁,一个20多岁的人,看脸上的有点乌黑,以及健硕的上肢,就知道,这两人是铁匠。
另外两个略微高挑,身材有点纤瘦,当然手指更加细长,一看就做精细活的。
包拯见赵旭来了,向他们介绍:“这是我女婿,天章阁侍讲,宣德郎,梧州步军都指挥使,轻车都尉,镇南伯赵旭!他喜欢你们叫他伯爷!”
四个人一起向赵旭行跪拜礼:“小的见过伯爷!”
赵旭皱眉说道:“都起来,都起来!以后……”
他看了一眼包拯,然后说道:“你们来帮我,求之不得!”
他是怕包拯说他不懂礼仪,所以才停顿一下!
包拯说道:“他们是苏州数一数二的铁匠和铜匠!要好好待他们!”
赵旭:“这是自然!”
赵旭问道:“你们的家人呢?回家叫上吧,我去岭南就是几年,长时间分离不好!”
包拯说道:“他们的家人都在码头上等!对了,你找的苏颂住在丹阳,过长江就到了,我已经写好信!你亲自上门请一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