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弄巧成拙
造铁路是大事,最好自己盯着,于是赵旭说道:“这建设周期相当的长,而且需要很多技术,不是一拍脑袋就能造出来的!我想真要造,也要等我从美洲回来。”
包拯:“不,这事情比你去美洲还要紧急,事关整个西线的安定!如果你非要去美洲,你把紧要的东西和子容说,他留下研究这蒸汽车!”
苏颂:“我想跟侯爷出去见识见识!”
包拯:“可是这东西除了你们两人,没有人知道怎么做啊?”
赵旭拿起笔,在一张白纸上一边写,一边说道:“岳父这样说吧,现在时机还不成熟,第一,从京兆府到东京,大约1000里,我们就按1000里算,这样就是2000里钢轨,中间要错车的地方,最少要100里,这样就是2100里。
1里是500米,这样就是105万米,这铁轨每米重100斤,也就是说,光铁轨就要1亿零500万斤钢铁。
还有每60厘米就要一根枕木,每根要4片铁扣,4个铁钉,钉重1斤,铁扣1斤,就是每根枕木8斤铁。105万米除0。6米,175万个4斤,就700万斤!
就是说光铁就要1亿1千200万斤,1尺见方,6尺长的枕木要175万根,以及不计其数的碎石,难以计算的桥梁!这些东西都要准备的!”
包拯拿过赵旭计算的纸,里面的米,厘米他不知道,但赵旭算法让他非常的清楚这条驰道要多少成本。
他不再问你怎么知道的,而是说道:“我如何写奏折?”
赵旭阻止道:“岳父先别写,等子容把第一个火车头造出来,拉出第一根铁轨,解决路叉,远程消息瞬间传递,我们再上奏不迟!”
包拯:“这要多久?”
赵旭想想说道:“短则四五年,长则十几,二十年,毕竟这一切都是要从头开始!建立一系列的配套工厂,不是一蹴而就的。”
包拯:“怎么要这样久?”
赵旭:“这算是最快的,能调集足够的人手,找到足够的材料。这是一个浩大的过程,太多难关要克服,不是马车,就算马车做到极致,也是费时间的。”
包拯:“你已经说的很清楚,我还是决定上奏,请陛下倾国力全力支持!”
苏颂突然问道:“什么是远程消息瞬间传递?”
赵旭:“就是你站在千里之外,用这东西,如同对面聊天!”
苏颂:“如此神奇?不是传说的顺风耳啊?”
赵旭:“差不多!”
苏颂搓着手问道:“如此,有没有图纸,借与我看看!”
赵旭摇头说道:“还没有画呢,过几天给你!”
其实已经画出来了,只是不想拿出来而已!
包拯起身,到木架上翻看,发现很多奇特的东西,回头问道:“这些东西?”
赵旭喝着茶,也不阻止,与其以后自己出事后让人交给他们,不如现在就给他们。省的自己出意外,而他们不重视。
包拯翻了几个页,看不懂,却知道这些东西很重要,看到门口连一个侍卫都没有,脸瞬间就黑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