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旭最终还没有摆脱这些人,不过,赵旭不再提起什么武器,产业的事情,可是恁是这样,还或多或少的说起这两方面的事情。
赵仁直到正午才来,滕元发说这是天日昭昭之下,为国选材。
在参拜赵仁的时候,赵旭在几千人中躲在后面,远远的看着,这个众人敬爱的皇帝!从这时期的士大夫和普通百姓来说,赵仁这皇帝是非常的合格的!
赵旭对赵仁的政策很多不满,但站在赵仁的见识和历史背景,也无法否认赵仁的优秀。
拜过赵仁,又被被赵仁带去文庙,拜了孔子,然后被带往一个宽大的大殿之上,各人按照自己的号牌,寻到桌子,上面摆着卷纸,上面写着,请赋诗词各一首。
赵旭对诗词毫无研究,会背的就是后世书本里学的最多的那几首,前次到东京卖掉了几首,记得的没有几首了,抄哪首?想来想去还是把苏轼那大嘴的词拿来凑数!
于是提笔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这词应该能得好名次,但想到自己并不想得进士,再写好很容易得了进士,那随便写首打油诗,想想又不行,不能让人看出自己敷衍来。
他翻来覆去的想,想到那首一时间极爱的唐伯虎的《桃花庵歌》。
于是提笔写下:“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写完,左右看看,见别的考生都还在写,坐着也无趣,不若交了试卷,到院子里歇息也不错,于是拿着试卷交上前交给考官。
那考官异常惊讶,因为前后不过一刻钟,赵旭就写好一首词,一首诗,问道:“不再斟酌一下?”
赵旭摇头说道:“不用了!”
考官接过试卷放下,对赵旭说道:“你出去吧!”
赵旭:“多谢!”
考官看了一眼赵旭的字皱眉说道:“这字也太差了点,这样也能来考试?”
他看了一眼名字,赵旭,看来又是一个官宦的子弟来混进士名分来了,就没有兴趣看内容。
在远处看巡视的赵仁见赵旭这样快就退出考试,也异常惊讶,不过想到自己为赵旭担了不少事情,赵旭对考试这样敷衍,非常不开心。于是对陈琳说道:“你去把赵旭的考卷拿来,我看看他是应付,还是真是俊才!”
陈琳来到考场,从考官手上拿走考卷,一边走,一边读,好想对策,一边看,一边走,这词写的真好。这诗,怎么暮气沉沉?
考官看陈琳匆匆离去的身影,他做考官20多年,第一次见到官家动用贴身大宦官来调试卷的。他认真的回想一下,梧州赵旭,一下子就把赵旭这名字记下来。
赵仁拿过赵旭的试卷开始读起来,他看到字,眉头就微微怵起来。不过想到赵旭的经历,字差也就没有放在心上。
读了起来:“大江东去,浪掏尽风流人物。……”
他越读越兴奋,他还没有读过如此大气魄的念奴娇,忍不住说道:“好词!好词!这词可以说是一扫词中的莺莺燕燕,多了份豪气!就凭这词,点他为状元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