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从曹仁身后的堂内走出两人,分别是在潼关害得曹仁兵败被俘的史涣,和与刘豹在平阳有过交手的河内大将杨丑。
潼关一战,曹仁和史涣同在河东做了俘虏,最后被曹操以右将军之职和督关东军事做妥协,才把他俩从刘豹那里赎了回来。
回到许昌以后,史涣自知误了曹仁,害怕惹他记恨,有意避而不见。
曹仁更是每每想到河东都觉得窝囊,懒得找史涣麻烦。
于是本来亲密无间的两将,变得老死不相往来。
曹操自然知晓其中缘由,念及两人一个是自己最为仰仗的宗亲大将,另一个则是早在自己发迹以前就追随自己的内府门客,有意叫两人冰释前嫌重修旧好,才再次让两人同征河北。
史涣碍于曹仁身份尊贵,虽是不敢直视,但也主动出声,“魏续此人外虚内厉,侍郎不可轻信,免得河内生变,叫我渡河大军左右受敌。”
曹仁淡淡嗯了一声,对着旁边厚眉圆脸的杨丑搭话道:“杨将军,家中可还安好?”
杨丑面色不善,作为张杨的左膀右臂,老家非在别处,正是被曹操屠戮殆尽的徐州彭城。
由于张杨的关系,他与吕布也是相熟,因此在吕布取得徐州之后,自是少不了厚待他的老父老母,赏赐无数。
不过恰因如此,也叫魏续背叛吕布之际,把自家的情况对着曹操和盘托出,以至于让自己家人躲过了曹操的斧钺,到许昌做了人质,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如今杨丑的老父老母,和一双弟弟妹妹都被曹操扣留在许昌,面对曹仁召见,叫他不敢不来。
杨丑听到曹仁敲打自己,冷冰冰地回话道:“杨某已经托人去过许昌,感谢司空厚恩,饶我家人不死。只是爹娘连见两次人间惨象,早就吓出了病根,在上月纷纷离世,只剩小弟小妹守孝。”
曹仁听到“彭城”二字,忍不住叹了口气,他也清楚屠城有伤天和。
只是自家处于四战之地,周遭强敌环伺,根本没有能力一城一县消耗下去,若非秉持“围而后降者不赦”之策,根本不可能如此迅速地掌控中原。
因此曹仁并不计较杨丑的态度,主动暖言安慰道:“杨将军节哀顺变,司空定会好生照顾将军弟弟妹妹,此番河内之事若成,少不得似锦前程。”
杨丑闻言轻蔑一笑,阴阳怪气道:“那刚走的魏续狗贼,也是得了这般允诺吧?他要是哪日不得好死,也怨不得旁人。”
“大胆!”史涣听杨丑冷嘲热讽,大声呵斥道,“司空替天子平定四海,剿灭逆臣,是为顺天而行!此番许你大好前程,到你口中反成了不得好死,胆敢如此忤逆犯上,可还想要回去河内?”
曹仁伸手止住继续发难的史涣,对着满脸不屑的杨丑好言道:“杨将军忠义之士,自是与那魏续小人大为不同。只是这忠,当是忠于朝堂里的天子,而非为祸一方的乱臣,这义,应以戡平乱世为己任,而非只顾兄弟义气,祸乱黎民安泰。此番魏续在明,将军在暗,只待替朝廷收复河内,孰能孰庸,司空决非昏聩之主,自会论功行赏。”
杨丑与史涣怒目相对,被曹仁好言相劝一番之后回过眼神,抱拳一礼,哼声道:“大司马于我杨丑有恩,此番落在你们套里,却也无话可说。只是勿要忘记答应杨某的承诺,自会叫你们如愿!”
曹仁点头,痛快道:“司空只是要借河内的箕关抵御蛮贼刘豹,非是要害大司马的性命。待到战事了结,必回把大司马接回许昌妥善安置,决计不会叫他受到半点委屈。”
杨丑得了曹仁的承诺也不多言,龙行虎步朝着院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