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网xiaoshuotxt.cn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阅读网 > 都市小说 > 调戏香江1982 >第一百三十七章 你好,黄易

第一百三十七章 你好,黄易(1/2)

 推荐阅读:首辅相公掌心宠火影之千叶和彦潜龙出狱掠夺鸿钧气运,我红云赢麻了直播算命:十八线糊咖会亿点玄学怎么了三国,召唤烽火狼烟精灵:新人道馆藏个冠军很合理吧满门被灭,王妃重生后杀疯了狂武神尊村医进城:谁动我老婆我干谁
最新网址:xiaoshuotxt.cn

第139章 你好,黄易

“有个问题,我想问一下。”徐新把稿子轻轻的放在桌子上,看了眼前的东升一眼。

“徐先生你的这本《新龙门客栈》,是不是看了胡导拍的《龙门客栈》之后有感而写的?”

“对,我写的是之后的故事。”东升当然知道徐新嘴里面所说的《龙门客栈》。

《龙门客栈》最开始不是一本小说,它是编剧兼导演的胡金铨的杰作。

68年,胡导编剧了和执导的电影《龙门客栈》,该片还获得第6届湾岛电影金马奖优等剧情片,和最佳编剧2个奖项。

因为是原始版本,加上年份太久,68版的《龙门客栈》流传度并没有徐老怪的广。

同样的,因为是翻拍版本,徐老怪才会在《龙门客栈》前面加个新字。

其实,徐老怪版的《龙门客栈》,和胡导拍的剧情是差不多,关键因为后时代的拍摄技术,加上一群大咖加入,徐老怪的版本的《龙门客栈》才会是一个里程碑。

这也是徐老怪的牛逼之处之一。

徐老怪的版本的《龙门客栈》,无论是人物刻画抑或故事气度,在遵循传统武侠形制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开一派新武侠的景致,被誉为港岛新派武侠的起点,堪称武侠电影的一座丰碑。

票房卖的也不错,观众口碑也是出奇的好。

但很遗憾,还是金像奖无缘。

影视圈就是这样,票房好不等于能拿到奖,观众们的好评和评委的点评,是两件不一样的事情。

为了避嫌,东升写的是《龙门客栈》后面的事情,新的反派人物是雨化田,并不是曹少钦。

没错,东升照搬的是,2011年李连杰、陈坤主演的电影《龙门飞甲》。

“抱歉,就算是续写,没有版权者同意的话,我们也不敢刊登。”徐新叹了口气,一脸无奈的说道。

“没有商量?”东升追问道。

“没办法的事情,金庸的武侠小说很出名,这个你知道吧?”徐新顿了顿语气,“我们一个月也收到不少读者续写他的小说,有些水准还真的可以,但是,这种写的再好,也是不能刊登的。”

其实徐新说的这种例子,就是同人。

这也是东升失误的地方了,他上辈子在大学写网文的时候,就是写的武侠同人。

要知道,这个时代网络都没有兴起,更别说网文。

东升只想着写一本《新龙门客栈》,好给刚刚被打击的徐老怪指点方向而已。

没想到,百密一疏,东升考虑不周了。

“你的文字叙述能力很不错,但是,只会续写的话,真的没前途。”徐新说着话,然后把手稿推回到东升的面前。

看似安慰的话,却带着一丝丝讽刺的味道。

什么叫只会?

“其实,我还有一个小说,今天没带来而已。”东升补充道。

“不用了,续写的我们一律不采用的。”徐新脸上有些耐烦了。

“不好意思,我这本的,是我自己的小说。”东升笑着解释道。

“拿过来看看再说吧。”徐新现在根本不相信东升树说的话,在他眼里,东升就只会写同人而已。

可第二天,当东升把《寻秦记》前面三章放在他面前的时候,徐新看的口水都流出来了。

没办法不流口水,虽然只是前面的三章,但是男主角项少龙却有两段Applause for love的描述。

大胆而含蓄的描写,让人身临其境。

看的徐新脸都憋红了,有一种鼻血要往下流的感觉。

别说徐新这样的油腻老男人看的一脸激动,东升昨天晚上写的时候,也是亢奋不已。

东升当年在初中躲在小被窝看这本书的时候,也是脸红心跳。

《寻秦记》是黄易老师在94年写的,不得不说,很多人都被这个书名给误导了。

看上去是正儿八经的的武侠小说,其实嘛.....

看过的人都知道,黄易老师的姓可不是白叫的。

前面的都市部分,的确有些老套,甚至还有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但是半章过后,项少龙穿越到战国的时候,就柳暗花明了。

不得不说,现代人回到古代,这个题材很有新意。

“明天就刊登!”这么好的小说,徐新没有理由不要。

“我觉得你好像误会了,我这次要的稿酬可不低呃。”东升把稿子拿了回来,脸上笑呵呵的说道。

“先刊登试试看,你昨天不是也说过的嘛,看看市场的反应。”徐进混迹出版行业这么多年了,老奸巨猾的很。

价格给低的话,眼前这个年轻人会转头就走;价格给高的话,自己又觉得有点亏。

“行吧。”眼前这个糟老头心里面在想什么,东升当然猜得出来。

无奸不商嘛。

三天后。

《东方日报》总经理办公室。

漂亮的女秘书小陈,捧着一叠报纸推门而入,低声对正靠在老板椅上闭目养神的马坤说:“老板,这是今天的报纸。”

马坤睁开眼睛,用手捏了捏自己的眉心。

“给我冲杯咖啡来。”

小陈领命冲咖啡去了,马坤则强打着精神翻开桌面上的报纸。

马坤每天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报纸,这是他长期养成的癖好。

所以在放报纸这件事情上,马坤也有特殊的要求。

眼下桌上放的报纸,都是由秘书筛选整理好的,越重要的报道就放在越上面,那些没什么营养的,马坤瞄一下标题就行。

港岛虽然是一亩三分地,但是每天发生的事情只多不少,看报纸,能让马坤抓住读者的口味。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作为一家大型报业集团的掌门人,二十五岁的马坤实在是太年轻了。

像这样年纪的富二代,一般都还在风流快活,每天睁开眼睛后,重复的事情只有三件事,泡妞,吃饭和睡觉。

其实马坤也不想这样,但他家里面的主心骨都因为犯了事,都在赤柱监狱里面踩缝纫车呢。

马氏家族的老一辈都是三和会出身,案发之后掌事的全都收拾细软跑路了,《东方日报》只能由年轻一辈扛起来。

如今的《东方日报》,马坤作为董事长兼总经理掌控大局,跟他同龄的堂弟马霆负责报纸的对外事务。

两个三十岁不到的年轻人,掌管一份大型报纸,虽然冲劲十足,无奈经验和手腕都不够,《东方日报》的销量一降再降,就快跌破十万份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