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1.64的他1980年入伍,到仓库保管队刻苦学习计算机知识,转志愿兵后妻子不幸病逝,被借调到军区机关工作2年,提干后任副连职助理员,不久一位漂亮村姑当了他孩子的后妈。
军营是青春的方阵,军营更是有志青年成长和成才的沃土。
1979年12月,豫南一个仓库到了一批湖北的新兵,一个矮个子新兵很快引起部队领导和战士们的注意,有人怀疑他身高不够,有人怀疑这长相咋弄到部队里来了,然而,当接兵的干部把情况汇报后,很快就没有说什么了。
原来,这个其貌不扬甚至带着几分不堪的新兵,竟是上面点名让接来的。新兵名叫张国辉,名字颇为阳刚和正能量,时间久了,张国辉的一些情况人们这才了解。
原来,他是一位烈士的后代,他的父亲入伍后,牺牲在戈壁大漠的核试验场,母亲又不幸病逝,他成了孤儿。他长到18岁时,部队来征兵时,所在公社和大队反复汇报他的情况,想送他入伍。于是,就被接到了部队。当大伙知道他的情况后,对他的看法立马就变了,烈士的后代应该照顾!
他被分到了仓库保管队,当了一名保管员,他的任务是负责保管2栋库房里的器材。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战士,他在部队7年的成长变化,让人们理解了什么是勤奋和执着。
他在保管队二班,按照队里和助理员的工作计划安排,认真熟悉着自己所管理库房中各类器材的性能、品名、规格和型号等技术参数,根据调拨单及时完成器材的出入库收发业务。所有的凭据,他都及时进行清理、归档,放入资料柜里。
他刻苦学习,反复熟悉自己管理库房中各类装备器材的相关参数,到了年底,他也成了“一摸准”、“一口清”的业务尖子。
1981年的时候,按照上级通知和要求,仓库建起了计算机室。计算机室有空调、地毯,常年恒温环境,参加上级过培训的战士小刘,成了仓库唯一的一个微机操作员。然而,小刘后来常被上级机关借调,时间长了,器材保管的资料就堆积了一大盒子,严重影响器材管理业务的进行,身为保管员的张国辉十分着急,萌生了学习计算机操作的想法。
但是,计算机室是仓库唯一有电脑的地方,不仅装修花了大价钱,而且仓库还规定,除了计算机操作员,其他人一律不准进入,计算机室管理比库首长办公室还严格。
但是,他刚一提出学习微机操作的想法,就遭到了许多战友的笑话,这其实也怪不得大家伙,因为战友们都知道身为孤儿的张国辉,初中没有上完,学习计算机操作,最起码要有高中文化知识,否则,拿到书籍和资料,也看不懂,更别说一般人进不去的微机室了,操作计算机器材管理系统更是不可能的。
谁知,张国辉还真倔,他相信经过努力,自己一定能学会计算机操作。
于是,他开始了艰难的学习过程,他当时的津贴是8元,他给悄悄给小刘买了两条牡丹香烟,还送了家乡的茶叶,小刘说啥也不敢收,但张国辉硬把东西塞到小刘的床头柜里,之后,小刘把相关书籍和资料借给他看,中午和晚上一点点地教他。
而张国辉自己,则利用休息时间,让小刘把自己反锁在微机室里,一个字母一个练习输入。仅仅五笔字形字根口诀表,他就背记了十多天,终于熟记了字根键盘位置,然后对照键盘一点点练习打字。
出乎张国辉意料的是,业务处领导听说张国辉学习计算机操作知识的消息后,不仅没有批评他擅自进入微机室,把张国辉送到军区参加计算机培训,半年后,张国辉学成归来,他也成了仓库的计算机操作员。
1983年,仓库器材出入库业务繁忙,张国辉在库房里开着钗车和航吊,完成一件件器材的吊装、码垛,排列整齐,完成帐物一一对应核查,晚上加班到深夜,把繁杂的器材出入库数据录入系统。
年底,他被评为红旗库保管员,荣立三等功,1984年他被任命为保管二班的班长。1985年,张国辉作为仓库业务尖子,顺利而无争议地转改为志愿兵,每月能领到36元的工资。
他转志愿兵后,工资领到晚了一个月,财务地一次给他发了两个月工资72元,拿到这么多的钱,他激动地流下了眼泪,自己是孤儿,是村里的长辈们把自己照顾大的,是部队又把自己培养成有用有人。
然而,谁也没想到,他并没有把钱存起来,而是只留下22元,把50元钱寄回老家的生产队,感谢村里对自己给予的关心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