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瑾“请来”了圣旨,可以名正言顺的把那20万顷良田划归到自己的名下,当然,以后田税收入得上缴给朱厚照了,不过刘瑾并不在意。
以自己后世的知识,再弄几个划时代的产业出来轻而易举,分分钟就能挣到合法的银子,没必要冒险。
农田这笔烫手的买卖,越早扔掉越好。
只是这样一来更加坐实了自己奸臣的骂名,不过只要朱厚照认可就行了,朱厚照不倒,自己就不会因为这件事被牵连,总算去了一块心病。
但刘瑾还是假装为难的说道:“那,奴才尽力而为吧!”
朱厚照拍了拍刘瑾的肩膀,鼓励道:“没问题的,朕看好你,加油干,朕所需不多,你只需给朕圈回来200万顷土地就行,剩下的那些,足够那帮人养小老婆了!”
“噗通——”听了朱厚照的要求,刘瑾再也忍不住了,一个跟头栽倒在地。
“200万顷?您这是要奴才的老命啊!大明一小半的土地挂奴才一个人头上,百官一人一口吐沫都能淹死我!”
朱厚照打趣道:“行了,我也就这么说说,你就尽量去抢,能抢多少抢多少,百官那边有朕给你顶着,实在顶不住的时候,你再收手。”
“另外朕也会命户部去重新丈量土地,我倒要看看,这帮混蛋到底贪匿了大明多少良田!”
“奴才遵旨!”
刘瑾心中暗自提醒自己,要在丈量结束之前,把手中那20万顷土地都做账成近期才吞并的,只要给那些农户一些封口费,许以好处,并承诺降低以后的租子,想必他们会同意的。
解决了土地问题,刘瑾的心基本放下来了,赃银问题也在陆续洗白,刘瑾现在除了头上那顶奸臣的帽子以外,没有什么让朱厚照猜忌的东西了。
-------------------------------------
锦衣卫,明朝特有的特务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
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锦衣卫直接向皇帝负责,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
由于锦衣卫负责有监察百官的权利,锦衣卫品级虽然不高,最高首领锦衣卫指挥使也仅为正三品,但其地位极高,深受百官忌惮。
不过正德年现任锦衣卫指挥使石文艺过得并不舒坦。自成祖永乐帝设置东厂以后,锦衣卫的地位开始江河日下,一天不如一天。
因为东厂不仅拥有锦衣卫的全部职能,还多了一个监察锦衣卫的职责。也就是说,东厂管着锦衣卫。
这还不算,宪宗时为加强特务统治,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于东厂之外又增设西厂,权利比东厂还大,监察锦衣卫和东厂。
而太监刘瑾得势以后,又在惜薪司另设内行厂,职责权利更胜西厂,这样一来,锦衣卫的地位直接被挤出了前三,这让石文艺极为难受。
但东厂西厂和内厂的厂督均为八虎成员,正得皇帝宠幸,石文艺根本不敢跟三人叫板,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然而最近东厂和西厂越来越过分了,手下的番子频繁的找锦衣卫的麻烦,抢走了很多锦衣卫的地盘,导致现在都快揭不开锅了。
前面说过,明朝官员的俸禄很低,包括锦衣卫也是,如果只靠工资,连小老婆都养不起。所以锦衣卫还干着黑帮的生意----收保商家护费。
如今地盘被抢,没了收入,石文艺直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