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喜讯传回
这里头还有不少着作留下来的,没想到京城还有南北朝的进士碑。
这位可是大儒,没想到大儒原来也是二甲的功名。
众人围着碑文一块一块好奇的看去。在上头都能看到自己学子过的历史名人。
官彦恒指着上刻的石文说道:“这一块一千年前的。”
庄汀泉好奇,仔细辨别一番真是前朝的,看来京城是千年古都,是历朝历代的都城,这点还真是真的。
……
他们这些人和国子监的官员走了一个过场,到此为止所有的流程全部走完了。除了一甲三人,之后有大部分人准备庶吉士的考试,而庄汀泉没有这个烦恼,已经在收拾东西准备回乡了。
此时朝堂上却波涛汹涌,朝中大臣对于鞑靼国实施哪种政策,双方不服对方吵了起来。
好了别吵了。诸位爱卿,你们可有更好的主意?上首端坐的宣文帝淡淡的道。
听到皇帝的话,一时之间,大家都安静下来了,他们也是没有更多的办法。
宣文帝看他们这幅样子,皱着孩童,吵个不停,让你们拿出真本事却没有几分。
御史台大夫谢屿这时跳了出来,启禀陛下,臣有话说。
谢爱卿,你说吧。宣文帝示意他说话。
微臣以为,我们对鞑靼国的事,可以稍微做出一些修改,比如两国之间的通商,不如设立一个试运行一个自由贸易的人气榜。谢屿恭敬朝着宣文帝恭敬行礼道。
谢爱卿说的不无道理,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定了。特令通州县县令,开辟一个市场,以便于互相之间墨交流。宣文皇帝点头道。
吾皇英明。众大臣齐声拜道。
魏府
章节孜神情焦急的道:大人,这与鞑靼国的通商互市岂不是资敌,本身鞑靼国身强体壮,通商互市后中原的物资进入鞑靼国,那之后……后果不堪设想啊!
魏阁老端坐在太师椅上,神情散漫的喝完杯中的参汤,抬起眼皮看向工部尚书章节孜,平缓的说道:节孜,你太急躁了。
大人,怎么能不急呢,圣上是不是心中……章节孜没把接下来的话说完。
魏阁老放下杯子,只道:作为臣子,需要做的就是琢磨陛下的心思。
哎……章节孜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此时朝廷中发生的事,如今自然与他们还未入朝的人无关,不少人都不关注此事。
不错,多读点书有好处。你有不懂的字先让墨砚教你,实在不会也可以问我。庄汀泉对向学的人都很乐意帮忙。
谢谢公子。李新对庄汀泉非常的感激连连向他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