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天,广播里时不时就报道一些,国外一些国家对我们试爆成功的反应。
总体来说,和前世差不了太多。
法国是羡慕,他们搞了六年多了,还没搞出来。
美国觉得有人泄露了机密,否则中国绝对不可能这么快搞出来。
苏联只是简单的作了报道,可也在怀疑是否有人泄密,双方甚至都怀疑是对方干的。
除了对于后续的一些报道之外,陈拥军也从报纸里看到,国家对于自身的安全环境有了极大的信心。
报纸开始报道,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地区,小麦的长势喜人,有望迎来丰收。
这天,陈拥军接到了杨厂长的消息,让他今天去刘伯伯家一趟。
陈拥军不知道刘伯伯找他什么事情,不过还是告诉了秦淮茹今天不回去吃饭了。
下班之后,陈拥军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刘伯伯家里。
和往常一样,与刘伯母寒暄了几句,便把他领到了书房里。
“拥军来了,坐吧。”
刘伯伯笑呵呵的跟他打了个招呼。
刘伯母给他们倒了茶之后,便离开了。
“氢弹的事情你应该已经知道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没有?”
刘伯伯笑着问道。
“我觉得有了氢弹只是手里有了底牌,不过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如何把这张牌打出去,也就是说,我们没有有效的投放工具。不管是导弹、还是远程轰炸机,或者是核潜艇,我们都没有。”
自从上次和他聊了土地承包责任制,每次来,刘伯伯都会问他对于事情的看法。
“你说的没错,咱们与西方国家还存在一些差距。不过我们……”
“我这次找你来,不是因为这事。”
“国家对于土地承包责任制十分重视,甚至派了一些观察员驻在当地,观察情况。”
“感觉目前的情况来说,只要是收获的时候不遇到持续的雨水天气,丰收不成问题。”
“今天遇到老领导,他特意跟我说了这件事情,对此他很高兴。”
刘伯伯点了点头,还想继续说,突然觉得有些事情不该说,便转化了话题。
“其实土地承包责任制,只是解决了农民在种植方面的积极性,对于粮食产量的提高,只是治标不治本。”
陈拥军点了点头,接着又说出了那天跟于海棠说的观点。
“哦,你说说怎么才算治本啊?”
刘伯伯来了兴趣,想知道陈拥军是不是真的懂。
“我觉得更多的普及化学肥料,加快水利工程建设,铺设土地灌溉渠道,还有加强种子的改良,才是真正的治本方法。”
陈拥军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你这是自己的想法,还是从书上看来的?”
这些方法可以增加产量,刘伯伯自然是知道的,只是他有些好奇陈拥军是怎么知道的。
“从书上看到了一些,自己也想了一些。”
陈拥军当然不会说是自己后世的总结,只能如此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