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太后看起来并不心虚,当然她也确实不应该心虚。
毕竟乾隆是不是她亲生的孩子,她还能不知道?
但是对于乾隆来说 ,他对于自己是不是太后所出的事情,就没有这样肯定了。
太后能知道自己生没生孩子,乾隆却没有办法肯定自己的额娘究竟是谁。
哪怕太后能够拿出自己是乾隆生母的证据,也查出富察皇后之所以污蔑她,是把二阿哥永琏的死怪在她头上了。
可是皇后那里同样也有证据,这些证据也存在很久了,并不是富察皇后自己凭空捏造而来。
所以这个事情,说不上是证据确凿,却终究是存疑了。
本来也不是什么感情深厚的母子,在换子抚养的规矩之下,乾隆是由耿氏抚养,弘昼才是由太后钮钴禄氏抚养。
乾隆在心里面有疑虑的情况下回想起往事 ,就越想越觉得太后对他不够疼爱,不像亲生母子了 。
就像以前钮钴禄氏为了名声好听,对弘昼这个养子十分纵容,在望子成龙的想法下 ,对乾隆这个亲生儿子反而要严厉不少。
当时乾隆没有多想,现在想起来,就是钮钴禄氏根本不疼爱他,只想他争气 ,好给自己挣面子。
当然,既然乾隆在玉牒上的生母是钮钴禄氏,心里面对此事再怀疑,他也不会直接把事情说出来。
皇家人,在身世上面最不能有的就是其他说法。
一旦有其他说法,最后事情会被传成什么样,事情就不好说了。
就像宋时的狸猫换太子,在正史上的记载,只是一个很正常的做法,把宫女生的皇子记在宠妃名下。
不管是皇家,还是普通人家,这种事情都不少,不管是要给身份高却没孩子的女人一个孩子,还是要给出身低微的孩子一个好出身,都少不了这些事情。
本来这个结果也不算差,宠妃母凭子贵被封后,皇子有一个做皇后的母亲也顺利继位。
哪怕是生下皇子的宫女也成为妃嫔了,就算名义上孩子没记在她名下,顾忌着纸包不住火,在宫里面的待遇也不低。
可是因为宋仁宗在听皇叔说起其身世以后,即使生母已经去世,还是大张旗鼓的认了生母,追封为皇太后,事情倒是多了几分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