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奎上两道奏疏弹劾,外加鼓动御史言官大力弹劾,差点儿就要将一名路主官搞得仕途尽毁,如今称一句话误会,官家根本不可能原谅他。
至少也要治一个诬告之罪。
“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了,备马,回青州!”荣奎高喊道。
就在这时,又有一名小吏急步奔了过来。
“大人,富安抚使和内侍官张茂则张先生入城了,马上就到州衙!”
“什么?”
“富弼不是在汴京禁足吗?”荣奎的心顿时忐忑起来,他已经乱了阵脚,完全不知道要干什么了。
片刻后。
富弼和张茂则带着大量皇城司护卫来到了州衙大厅。
荣奎强行镇静下来,看向二人,道:“富兄,你……你不是在汴京城被官家禁足了吗?怎么……怎么回来了?”
富弼面色严肃。
“本官再不回来,恐怕京东路就要被你搞乱了!”
而这时,张茂则高声道:“荣奎,官家口谕,着令京东路安抚使富弼官复原职,负责调查潘娘子一案,而你,涉嫌贪墨公款、以权谋私,暂时解除所有职务,关押候审。”
此刻,荣奎顿时明白了。
这一切都是官家的计策。
官家让其主审,目的就是让他犯错,让他露出马脚。
“你们……你们……卑鄙,我……我……我不服!”荣奎说完此话,双腿一软,瘫坐在了地上。
翌日。
富弼开始重新调查潘娘子案。
张茂则已将所有证据攥入手中,故而调查起来尤为顺利,富弼经过一番问询后,当即再次翻案,恢复了李载当时的判罚。
不过,李载和孔方并没有被放出来。
二人确实涉及在街头闹事,公然阻拦刑狱司办案。
此做法,确实触犯了大宋律法。
不过,由于在荣奎递交的文书上,有二人募私款助军资的善举,故而能以功抵罪。
这一点,富弼已经上报给朝廷,将由朝廷定罪。
三日后。
富弼和张茂则将荣奎的罪名也都查探清楚,有贪墨公款,有以权谋私,有栽赃诬陷等,数罪并罚,流放之罪是逃不了的。
不过,荣奎的罪名,无法由富弼裁定,必须交刑部、可能还会经大理寺、御史台那边反复核定后才能定罪。
而此刻。
在垂拱殿外面,站着六名御史言官。
他们全都是来请罪的,请罪奏疏足足写了近五千字。
但是赵祯根本不看,也不理会这些人,就让他们在外面站着。
赵祯的心情相当愉悦。
这两年,御史言官们就像缠绕在他耳朵旁的苍蝇一般,不论对错,不辨是非,芝麻大小的事情都能放大到无限大,令赵祯尤为烦恼。
这一次,终于能治一治这些人了。
大宋施行风闻言事,确实不假,但像这种极度捕风捉影的诬告,特别还是涉及党争嫌疑的,赵祯决不能容忍。
这群御史言官,从早起一直站到了晚上,最后无奈离去。
第二日,他们接着写认罪奏疏,连续写了三日。
最后,赵祯才接受了他们道歉,然后给每人写了一个字:真!
……
很快,齐州知州李载和孔方的处罚下来了。
齐州知州李载,任由百姓聚众拦截上官办案,有严重渎职行为,但念其在齐州城德政甚优,罚俸禄半年,以儆效尤。
商人孔方,有聚百姓闹事嫌疑,公然与官府做对,理应重罚,但念其为青州军募集军费有功,罚钱三百贯,杖刑二十,不得以钱财免之。
孔方听到关于他的处罚后,差点儿没有气死。
他在汴京城挨棍的伤疤还没有彻底好透呢!
不过,他也不敢闹。
街头聚众,拦截官差办案之风,确实不能涨。
若是没有富弼和张茂则夸大他的功绩,恐怕就不是罚钱杖刑那么简单了。
大宋朝廷的刑罚,对士大夫官员优待,对他这个商人可是没有半分优待。
当日,领完二十杖的孔方被两名衙役扶出牢外。
孔有德、赛金兰、费爷、林若溪等人都在府衙外等候。
黑娃在知州李载的提醒下,特意拉了一辆铺着锦被的平板车,以供孔方使用。
孔方见到亲人,不由得觉得更是委屈,大喊道:“啊!疼呀,疼死我了!这伤口,没有赛姨娘亲自做的菜好不了,没有林大掌柜的拥抱好不了,没有我爹爹的夸赞好不了,没有小荷儿的吻好不了……”
众人见到孔方如此无赖的模样,顿时觉得二十杖应该不会多疼,当即一起给了孔方一个白眼,然后笑出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