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汴京·识味录》,大宋版大众点评
三月二十五日。
四大老饕在汴京城品尝美食的第十日。
已走过上百家食铺酒楼,品尝了近千种美食。
有价格昂贵的樊楼、唐记、丁家茶楼、高阳正店、和乐楼、余家茶坊等。
也有街面小店,如曹婆婆肉饼、孙好手馒头、鹿家包子、郑家油饼、洪记糕点等。
无一不是汴京城有名的吃食。
家家吃完后,都放有铜钱,一枚到五枚不等。
一时间,四大老饕名声鹊起,引得无数人关注。
与此同时。
孔方在大相国寺附近买下的门面也装修成了一家书铺。
门头上悬挂着“孔家书铺”四个字。
不过此书铺的货架上,一本书也没有,也没有笔墨纸砚及文人的墨宝与画作。
转眼间,到了四月初。
四大老饕已品尝了三百多家店铺。
他们将所有的文字评价以及搜集到的百姓评价,都汇总到了孔方合作的那家印刷书籍的书坊中。
那里有专门的抄写工、雕刻工、校对工,会将这些文字进行刻版,然后依照孔方的要求,编撰成一册名为《汴京·识味录》的书籍。
《汴京·识味录》涵盖汴京城的三百余家酒楼食店。
每一家皆有评语。
结合一些老食客的建议,分别从色、香、味、食材、服务、独特性等多个方面解读。
句句都是言之有物,正中要害。
而铜钱,代表的则是四大老饕对食物的评价。
一个铜板是一星,表示很差,五个铜板是五星,寓意最佳。
孔方在汴京城创业的第一步,便是出书,出一本可让汴京百姓都信服的美食指南。
四月十二日,《汴京·识味录》正式出炉。
装帧精致,用纸讲究,首印三万册,定价为百文一册。
全都运送到了孔家书铺。
当下的大宋。
一册装帧上乘的书籍,至少也要二三百文,这本《汴京·识味录》可谓是物美价廉,卖书所获的利润寥寥。
而孔方本来就不是依靠着此书赚钱。
在有人放出“欲知铜钱何意,烦请翻阅《汴京·识味录》”后,孔家书铺的门前,一下子火热起来。
“唐记酒楼,传统餐馆,尤擅脍、蒸、煮。菜肴六十五种,以水晶脍、羊脂韭饼、菊苗煎三样最佳,服务一般,酒茶上乘,可得四星。”
“和乐楼,尤擅粥类,玉灌肺、真君粥、雪霞羹,甚佳,服务上乘,酒茶甚好,价格中等,可得五星。”
“高阳正店,擅长甜点饮子,特色大耐糕价高而味不佳,五香糕、雪泡饮、紫苏饮品相与味道皆一般,服务一般,可得一星。”
“曹婆婆肉饼,肉饼新鲜,食材讲究,排队者如龙,物美价廉,可值得五星!”
……
书内,除了每家酒楼食店的综合评价外,还有菜肴推荐,人均价格参考,非常详细。
在市面上还没有出现此种类型的书籍,此《汴京·识味录》完全可担得起汴京城美食指南第一书。
此书一发售,便引得汴京城百姓们热议。
“好书好书,说得甚有道理,曹婆婆肉饼就是好吃,论肉饼,当得起汴京城第一。”
“和乐楼的特色就是雪霞羹,我百喝不厌,此书言之不假,以后可按此去品味美食了!”
“哈哈,有了此书,以后再想吃什么美食,心中便有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