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
袁飞把笔扔在桌子上不动,说道。
袁飞:“现在就是比定力!让他走!”
这就是苇名,除了个人对个人的事情无法解决之外,几乎无所不能。
滴滴滴滴...
“司令员,电报!”
看着袁飞的表情,电报员说完就指了指西北的方向。
“电告第一兵团袁潘,无需担心舆论问题。”
很快袁飞就从收音机里听到消息,表示会支持九战区作战。
袁飞抬头看向门口,警卫员小曹随即过来。
袁飞:“让编制办把三纵的资料再核实一下,人和武器对于不上,多了300条枪,去看看沈泉搞了个什么花活。”
“是!”
三纵也就是沈泉的纵队,以第四支队为基底建起来的。
如果满编,最多只有三个纵队满编,外加少量零散部队。所以现在的三个纵队都是未满编,主要体现在营一级,团一级就有独特的番号,不能随便动。整体上建制齐全,只要兵源足够,马上可以补齐。
对袁飞而言,现在正在整编,各种编制都在变动中,突然大规模决战,不利。
总之,编制这个东西,是灵活的,根据敌人来进行针对。
...编制细卷,可以跳过...
(从小到大)
袁飞这次改制,涉及的问题很多,包括需要直面师团,算啦算去,不仅是大营大团还得大支队,支队姑且算旅级,但是就得当超级师用,这是战役基本单元。
团一级,作为编制的基本单元,每一个团都有自己的番号,释放了以往番号,和旅长一起用了新号段,旅长700段,袁飞则是800到999两百个番号。
首先是野战加强部队,营级配属重机枪连,兼任机枪作训科,保养维修科。可以理解为给营级加强四个重机枪阵地。
配置上可以简要说明为111人8挺重机枪。
连部25人,连长、副连长、指导员,炊事班6人(吃细粮了),特务班5人(班长、书记员、给养员、补给员、观测员),勤务班6人(班长、铁工、鞍工、掌工、兽医、饲养员) 。连务班5人(看护员2人,传令兵2人,号兵一人。)
不难看出,分得十分细致。
每排19人,排部3人。正副排长,传令兵一人。
每班8人,主射手一名(班长)、副射手两名,弹药员四名,马夫一人。
除此之外,加设一个10人弹药班,正副班长配冲锋枪,其余配一匹马。
合计111人16匹马,8挺重机枪,17支冲锋枪,61至长枪,手枪不做要求,有就给。
本身袁飞是不想单独配机枪排以上的队伍,但是随时可能要进入平原决战了,要让营级在火力上胜过大队。这是最好的路子。
况且如此一来,一个满编四营团,就多了32挺重机枪,什么概念,国府那边惨一点的部队一个师17挺。
无论人、枪,短期内都无法凑齐那么多,只在少数部队配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