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算是解决了南线船厂的问题,袁飞考虑到,即使拥有北方的资源加持,也无法在短期内打造强大的海军。
东渡问题仍需要等待局势的变化。
摆在袁飞面前的看似是个选择题,事实是在四个选项都一样。
那自然是先去解救水深火热中三德子的科学技术人员。
这似乎是成体系的接手,现代工业技术体系最好的机会。
反正那些哥们最后不是去南美再就业就是沦为两强的玩物。
运气不好的当场就重开了。
倒不如和我们一起吃吃大锅饭,一起看表演。
于介入而言,在晚一些时候别人自己就打完了,连口汤都喝不到。
内部阻力,早已论述,但也只是袁飞表示我们有能力同时打赢两场全面战争勉强压下罢了。
谁不知道战神啊。
华北决战,一战斩杀帝国三十二万精锐。
辽西决战,12万对六十万,就两个字—横扫。
靠着伟人的支持,加上几乎是横扫天下的战功、威望,这个问题被野蛮的答复。
袁飞也野蛮的锤爆了一些相左意见。
北野仅派出2~3个新编纵队,支援南线作战,其余主力一致对外。
(略去南线13个月的剧情)
...
所谓介入,无非有三条路。
过去现在未来也大的不差。
西线出伊犁河谷走阿尔山口,中线主要是走二连浩特,着名的东线则是出满洲里到赤塔。
眼下的情况,西线通道尚未打通。
中线则是尚未开发。
唯一能走的便是东线,也是着名的西伯利亚大铁路。
长久以来,因为种种原因,这条铁路除了中东路之外的区域。对于北野最大的根据地-关外是封闭的。
(在东路,横着的那段,少帅当年泪洒的地方。)
不允许这边的人过去那边生活,也不允许那边的人过来。
即使亲如兄弟的时候也是如此,但也许成为难兄难弟的时候,就会不一样。
“诸位,我们站直腰杆的时候到了。”
在关外的司令部里,袁飞慷慨激昂的讲道。
会议室原本是天主教教堂,十分宽阔左右各有27席。
袁飞心里十分清楚。
500万平方公里是区分超大型国家和巨型国家的分界线。
一旦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基本盘达到这这个规模。
他几乎是不可被征服的。
何况这是1,045万平方公里的辽阔。
当然如果算的是有效国土面积,那就只有两家能达到这个标准。(有一家现在已经达不到这个标准了)
已经到了这一步,系统已经很难直接提供帮助,最多就是在科技树、基层军士个人能力上动动手脚。
袁飞最能倚仗的底气,无外乎身后1,045万平方公里的母亲和四万万同胞。
袁飞看向左右坐定的指战员们,长期势不可挡的大胜,养出的精气神就是人往那里一站,你就觉得他们能赢。
但说实话,不担心是不可能的。
袁飞也能从反响并不强烈的前锋报名中看出。
仅从规模而言,现在正在血拼的两家。坦克数量都在1万以上,那个猥琐发育的,更是超过二者总和。
而北野能拿出来的主战坦克也就是42式和43式,全加一起也很难超过3000。
部队里还有大量的仿制的鬼子97改。
袁飞当然不能直接说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坦克对决,双方各自也不过3000出头。
毕竟这是还没发生的事情。
“记者朋友都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