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当即在村口靠近公路,找了一处大院落,当临时仓库。
这个院落旁边,还有一个大地磅。
果农们送来的黑布林,可以随时过磅。
终于,第一车黑布林李子送来了。
是赵大爷家的。
赵大爷拉着在当地农村,十分常见的地排车,拉了马满一车。
两个亲戚帮忙推着车,赵大妈还在山上果园里,和亲戚们继续摘着李子。
过了磅之后,李子净重出来了200斤。
李子倒是不多,可赵大爷要现钱。
农民老大爷,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辛辛苦苦累死累活,忙活了大半年,可千万别被人给坑了。
小李给马小冬提供的李子价格是:
9.9元3斤
14.9元5斤
可到了收购果农的李子时,必须要把邮费算进去。
这样一来,就变成了3元1斤。
别说是3元一斤,就算是1元一斤,果农们都高兴得欢天喜地。
只是,唯一头疼的是,赵大爷要现钱。
人家不接受白条。
任凭小李好说歹说,人家就是不答应。
刘小夏立刻把这个问题,告诉了马小冬。
马小冬当即,给他转款100万。
让他暂时先拿去,支付果农们的水果钱。
后面,马小冬还会分批次,给刘小夏转款。
一定要在最短时间内,把村民们手里的黑布林收购过来,到时候好统一发货。
马小冬的举动,令小李和小夏感动不已。
“小冬大哥真是一个好人。”
小李赞叹道。
“那还用说?”
“我和小冬,我们读大学时,同窗4年。”
“我们哥俩是上下铺,我们关系最好了。”
刘小夏一脸骄傲的说道。
小李羡慕不已。
有马小冬这样一个牛逼的同学,足够吹嘘一辈子了。
根据赵大爷李子的斤数,刘小夏当场给了他600块钱。
可把赵大爷高兴坏了,拿着红澄澄的钞票,对着小李和小夏千恩万谢。
老头拉着地排车,急冲冲回家,继续去装李子去了。
“小李,我们必须联系银行,让银行送一大笔现金过来。这样才能解决燃眉之急。”
刘小夏很严肃的对小李说道。
刚才那600块钱,是他自己从自己腰包里掏出来,点给赵大爷的。
赵大爷没有智能手机,就无法完成微信转账。
以后再来的村民,若都是如此,必须要用大量的现金。
小李立刻给村长打了电话。
村长也知道事情紧急,立刻联系了镇上的农村信用社。
信用社一听,立刻上心了。
专门派了一名工作人员,开车过来了解一下情况。
问询刘小夏他们,需要多少现金?
刘小夏和小李一合计,8000万斤黑布林,按照每斤3元计算,怕是下不来2个亿!
银行的工作人员一听,吓了一大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