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圣僧转身欲走,县令连忙伸手挽留道:“大和尚慢着。你们不是来化缘的?”
圣僧斜睨着他问:“是和尚就一定是要来化缘求施舍的吗?”
“那个来来来,请到后衙看茶。”县令赶紧端起蜡烛台,热情地在前面引路。
后衙专门接待客人的客厅里,三人分宾主坐下,一个小衙役赶紧奉上清茶。
“唔~,好香啊!”圣僧低头慢慢品了两口赞到。
“这个是我刚上任时,地方乡绅们供奉的清明龙井毛尖。一直舍不得喝。
今天借着贵客临门,我也能饱一下口福喽。
来这里时间长了才懂得,茶要清明时节刚抽出的嫩芽炮制,才能更清香怡人。
喝的时候别像其它地方那样,添加各种杂料影响口感;热水浸泡更出味儿。”
他陪着喝了几口,就把茶碗放在桌子上,双目炯炯地看着圣僧。
圣僧咧嘴一笑问道:“大人这里,是不是有与妖人沟通的渠道?
要不然三天一到,那些妖人直接就杀到这里,那还来得及斡旋吗?”
“嗐~,哪里有啥渠道?我这里除关押了几个妖人,还能怎样和妖首交流?
我准备等他们杀过来时,把俘虏推到海边做人质。他们不退走我就杀人质。”
“噢?那些妖人是何时开始侵入这里的?他们从哪儿来?为啥要来这里?
他们除了想抢地盘抢人,还有其它什么企图?他们最终目的是什么?”
一连串的问题让县令哑口无言:
我怎么知道?我又不是神仙。就算神仙也未必知道的那么多。
见县令瞠目结舌地看着自己,圣僧又继续问道:
“妖人们五大三粗力大势猛,县城的守军里有没有能势均力敌的人选?
妖人的主子是谁?后续会派多少人来侵入?咱们就算军民一心能否抵挡得住?”
县令现在是冷汗涔涔,突然就神情一僵委顿在罗圈椅上。
半晌,他颤抖的声音响起:“大和尚,难道我这样做,是自取灭亡吗?”
圣僧点点头:“差不多吧。与对手打仗必须知己知彼,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你若对敌人一无所知,又怎敢冒险冒进,飞蛾扑火呢?”
县令擦着额上的冷汗,有些颤抖地问道:“大和尚都知道些什么?”
“一无所知,所以才来求助于你。你是否肯帮我?”
“快快请讲。只要在我所知范围内的,全都毫无保留!”
“你怎么与妖人首领对话沟通?现在谈到哪一步了?”
“实不相瞒,我是通过被关押的那几个妖人,与那妖首对话。”
县令如今被圣僧一连串的问点醒,顿时熄灭了内心的悲壮激情,将实情道出。
原来,根据民间反馈的消息,他觉得那些妖人没有价值观念,不懂如何与人相处。
用一颗珍珠换颗青菜,用一小段儿破碎的珊瑚枝或一个海螺壳,就想换大鹅。
再就是他们似乎有组织纪律性,并没有随心所欲任意地胡作非为。
一段时间的和平相处后,妖人们逐渐暴露出贪婪本性,越来越开始贪得无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