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名可名 非常名
刺杀王子腾未遂,也加快了忠顺的三请进度,走不完这个流程,他没帝号,极为别扭。
还有件更别扭的事摆在他的面前,实控也就张家口至京师这巴掌大的地方,连山西都只算进去一半,他这皇上做的有些太卑微了些,还不如...贾琼实控的地方大呢。
按理说,得去争天下了吧,可忠顺不敢离开京城半步,他怎么偷得家,就得防备着被别人偷回去。
能做主帅的王子腾又险些被“贼人”害死,忠顺陷入了一种进无可进的境地。
贾琼对此做如下解读,又当又立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就在三辞终于走到了最后一天时,金陵终于给他送来了一纸檄文,时间卡的相当准,若说不是有意,那便是故意。
骂人的话掠过,贾琼看出一个大问题,正元帝怎么还不出兵征讨呢?
戴权与夏守忠唉声叹气起来,金陵无钱。
“莫开玩笑,江南会没钱?”
大明有三宝,不是郑和,是茶叶、丝绸和瓷器。
除了瓷器外,全产自长江以南,更不要提稻米和盐了,农业社会中最能赚钱的几样产出都在南方,你告诉我没钱?
夏守忠将一封密信给了贾琼:“刚刚送来的,檄文给忠顺,密信给你。”
打开一看,贾琼脸色沉郁起来,不是江南无钱,是副都国库空虚,钱都在官绅处,皇上与百姓一样的穷。
平叛需要用钱,还得是用大钱,久不在江南的正元帝,怎么也没想到,金陵的国库竟然是空的,钱都被他的爱卿们给掏空了,其中属甄家最甚。
“也好。”贾琼恶狠狠的来了一句:“不如此,圣上看不见他治下的危机!我去金陵,该是让官绅一体纳粮的时候了。”
“不可不可,那样天下真的会大乱起来,可不止被偷个家的事了。”夏守忠连忙阻住贾琼,这位要干实事的人,他一旦认准了的事,换着法子也要干出来。
“不让我去也行,总得有个应对之策吧。”
夏守忠与戴权相互为难的谦让起来,贾琼直觉不妙,圣上是不是要坑自己。
果然,一道圣旨还是请了出来,戴权都没让贾琼跪接,双手奉给他,让他自己看。
“国事唯艰,需有常人不能为之辈担起重担,贾紫薇雨农者,行事不拘一格出人意表,常有惊人之手笔,故特赦贾琼降敌之罪,命其孤身在敌之朝堂,牵绊敌之手脚,以待朕。一切行径,皆乃君父授命,有旨为证。”
奉旨投降?
夏守忠与戴权点了点头,前古未有事,今朝开先河。
“圣上那里需要时间,又担心贼人这里会糜烂中原,所以才...”
贾雨农伸手阻住了他俩的解释,思量许久后,提笔给正元帝写了一封奏折。
“密谍司留下,让周全与裘世安带着在京城暗中配合我。您两位我想办法送出城,帮我递一封奏折回去。
请调冯唐所部回山西守雁门关,不让胡人进关中即可,另派一部夺回张家口,直隶府退守邯郸、沧州,留出河北来给忠顺。”
刷刷点点写完后,递给那二位:“路上小心,一切拜托了!”
戴、夏郑重接过来,三人对拜。
贾琼一旦亮相在京城,必将引来天下人的口诛笔伐,可以说是将一世的清名压了上去,就算有圣旨给他背书,也很难洗净这个污名。
若不是帝陷入极大困境中,又怎会做出这般自毁国之干臣的事来。
此事难吗?
古人看名声最重,名节大于天,通用于男女,写在史书的贰臣传中,你子子孙孙都愧于给伱烧纸。
但贾琼不同,别人是视富贵如浮云,他则是视名节如浮云。
只要我与赌毒不共戴天,并鲸吞南洋,几百年后的人们,会为我修改了教科书,君不见岳鹏举都会被质疑,我又算得了什么?
我这是算是叛君通敌?
大错特错了,我这是曲线救国。
此等的屁话在他来时都还有人大奉其道呢,他何惧之有!
再者说,叛君便不能做好事乎?
贾琼告辞了戴、夏之后,去找妙玉:“汝愿嫁我乎?”
妙玉瞠目结舌不知所措。
贾琼直言相告:“汝家要我叛君立身在贼人之侧潜伏,我总要给忠顺一个见面礼,汝便是最好的礼物了。”
妙玉四下找着剪子,要与这混蛋拼命,拉天家血脉下水,你还真是惜命呀,可我的名节何在?
“你都不为你家事出力,说不过去了吧。”
妙玉冷笑:“激我?嫁你不是不可,但我贵为公主,你只能娶我一个。你家那两位夫人,你又要如何呢?”
“合离。”
假离婚呗,还能怎么办,我是为国合离又娶妻,问心无愧。
妙玉看着他写好了和离书,一时没想明白名节这件事对贾琼的无效,心头小鹿乱撞,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
吹干了墨汁,说了声我去送信,留下妙玉做新娘的美梦,他自怀中又偷偷拿出一封很厚的信,交给了周全,命他带去琼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