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而今迈步从头越
李穹要结盟友,可真不是憋着劲的害他们,而是如今的他虚弱无比。
之前他大权在握,调动的也是朝廷的兵马,并将自己身份发挥到了极致,才能左右逢源还出师有名。
眼下他还有什么?
除了那一堆的千姿百态外,他连家丁都没有,所谓退潮之后裸泳者,非他莫属了。
正元帝哪有那么的好心,连李穹的面都没见,便把国玺给了黛玉,这叫幼童怀抱金元宝,谁看见了不想着抢他呢。
他是真虚呀。
还好,算上北静,五王也不壮,都在盘算着朝廷会在什么时候南征,单凭自己能否抗住。
结论便是必须结盟,谁也扛不住明军的全力一击。
等北静自琼州赶来后,六王在升龙府歃血为盟,守望相助,为我汉家再开疆土。
后面那一句是一定要加上的,不能针对谁,也给自己行为寻个大义所在。
结盟之后,李穹不敢耽搁了,去交州带走了万余民众,皆是原挖山队之人,手里无兵谈什么平天下,西山寨那伙人就能给他灭了。
匆匆赶回了金州,黛玉还未来得及与他算账,他扶着宝钗去算账了,账面能有多少的银子,决定着他下一步的计划。
“得铸钱了。”李穹拿出了一枚法兰西银洋给宝钗和黛玉看。
“没钱便自己造。你们看看这个,成色都是小事,关键在于它有面额,不用许多的银和铜,打上数字便能交易,我与他们商议了一下,六国之间先统一了货币,再与朝廷那边慢慢的流通交易。”
宝钗看的是银元,黛玉则拿着一个铜板瞧。
“这是大食的数字?”
“罗马数字。”
黛玉虚心的点点头,表示受教。
“这么一枚就能当十个铜板用?”
李穹嘿嘿发笑:“省了不少吧,凭咱们手里现有的铜矿来说,支应几年应该是够用的了。”
宝钗把银币还给了李穹,闭眼休息了一会儿,又睁开了双眸与黛玉使个眼色。
“我要养胎,顾不得这个。不如...”
黛玉会意:“也好,省得在你我面前乍眼。”
李穹左右看看,不明白薛、林又要算计谁,她俩只要一动心眼,必定要有人倒霉,连自己也算在内,无一人可逃脱。
黛玉拍拍李穹的胸口:“你去开疆拓土吧,我要雪雁陪伱,此事交给我们了。”
“你们懂?”
黛玉头一歪:“不就是个以一当十的把戏?你的疆土越大,国力越强,你的钱当百也行。”
精辟!
李穹左右嘬了两口,笑呵呵的去忙政务,虽然只有一城,但也不碍他先落实了耕种这一项大事。
民以食为天,李穹可不敢轻视种田,他有两步可以走,而且两步都要走的扎实。
一步是立官田,一步是分民田。
不搞集约化的大耕种,就凭眼下的刀耕火种,要不是这里的气候、土壤得天独厚,能吃饱肚子才算见了鬼。
民田则简单些,这里宛如洪荒,还是没有圣人的洪荒,凭力气吃饭,本国王只按田亩数收税。
但釜底抽薪废除了一切奴籍,没了农奴,地主之家也得雇农干活,这点不能简单废之,它有促进货币流通之用。
本地最大的地主便是薛途,率先相应了李穹的政令,当众烧了奴籍身契,转身便与这些人签订了雇工契。
不过是换个名头发钱而已,李穹自己也不当真,他来时那九九六的福报,能比现在好多少?
但这事影响一定是会有的,短短半年后,西山安南、真腊乃至缅甸,数十万农奴拖家带口滚滚而来,为了能吃饱饭,他们喜迎福报。
金州迎来了爆发式的发展。
先说眼下,贾探春接过一方铜印呵呵冷笑:“不赶我回金陵了?”
宝钗一手捧着肚子,一手拿扇子拍了她一下:“你们家赶了我多少回,我可有真恼过?再者说,探春妹妹可是大才,此地初创,正是你大显身手之时,回金陵等着嫁人么?”
探春不上当:“在这里我便不嫁人了?”
黛玉哼了一声:“小门小户的一个庶女,嫁个小官你心甘?铸钱开银行这等的大事你不做,天下还有谁肯给你这样的事?”
探春对黛玉怒目而视:“早晚让你等对我贾探春刮目相看!告辞!”
“不送!”
薛、林笑看贾探春气冲冲的走了,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说了一句话:“你猜她会找谁?”
二人笑了起来,挑了挑眉毛不说破,你扶着我,我拉着你,找个阴凉处歇下来,商议她俩的大事,如何自宗主国骗来百家子弟兴教化之事。
贾探春还能去找谁,只有两个人能用,一个四妹妹贾惜春,一个则是秦可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