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泥浇筑在挖好的盐池上,逐步建成卤水池、过滤用的萝板,储卤池、蒸发池、收盐池。这一套功夫下来日子就到农历七月中旬了。
正是暑天最热的时候,几天的功夫水泥就彻底固化好了,打开阀门,让海水顺着潮汐进入卤水池,沙门岛开始第一次制盐。
盐场高产的时候一般是五-十月份,这个季节温度高,再加上季风的关系,盐池结晶速度极快。四天时间,就开始出盐了。
死囚们光着脚拿着木耙,开始在收盐池收集海盐。雪花般一样的海盐,在阳光下刺的人睁不开眼。一天下来就出了五吨的食盐,虽跟后世没得比,在这个时代也是极其高产的了。
这里已经走上了正轨,有了这条财路,小舟村跟另外两个村子此后就不必打鱼了。为了避免官府干扰,跟彭古商量过后,村子全部迁到沙门岛和旁边的长岛。
在沙门岛制盐,女人也能干,但是为了不必要的麻烦,把女人都弄到长岛,先做一些清理海滩,道路的活计。
长岛这里,陈子御规划的是造船基地。后续也是发展的核心之一,断然是不能放弃的。
前几日山寨已经有人来送信了,催促陈子御赶紧回山,周边的气氛很是不对。在陈子御下令不许劫道之后,山下关卡是商路畅通,往来商贾不绝,现在确是没人走了。
陈子御安排完毕,带着百余艘小船,装满海盐,沿着海岸线直奔莱州湾。三日的功夫就到了后世的潍坊港。
找了一处偏僻的地方上岸,把海盐都藏起来,派人去广陵盐务探听杨志的消息。
也就五日的功夫,就传回来消息,杨志来的时候钱财带的就不少,直接买下一处宅院,做了土财主。他本是官府中人,熟悉里面的勾当,又不缺银子,在他上下打点下,跟操持盐务的官员多少也搭上些关系,如今别人都称他杨院外,日子过的别提多潇洒。
一行人深夜到了杨庄,杨志带着山寨的人在门口迎接。
“哈哈,哥哥这日子过的舒坦的很呐,你看小弟,在海上这么多日子都晒成黑炭了。”陈子御下了马打趣杨志道。
“能者多劳,军师你这次去扩大山寨财源,可谓是功不可没。弟兄们路上都辛苦了,酒肉早已备下,咱们进庄,好生歇息 一下。”杨志搂着陈子御的脖子说道。
时间长了,陈子御又是个爱开玩笑、没架子的人,杨志也早把他当做小弟弟一样。
由于山寨有些变故,陈子御就没有多停留,通知暗处的弟兄把自家的海盐都偷偷运送了过来。之前运盐的船只也打发回沙门岛。
这边水运发达,船家也有不少,租了十多条大船,陈子御拿着杨志搞到的盐引,把从官营盐场出的官盐连同自家的海盐一起装船,沿弥水往回走。
万万没想到,走到青州的时候,出了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