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燕她们,被临时安置在一幢写字楼大厦中。
从前是写字楼,现在却成了她们的临时宿舍。
根据带领她们来的工作人员说,像她们这样的移民和留学生,在分配工作之前,都是这样安置的。
陪同她们的工作人员,都是女人,而且都是曾经的外国人。
很多都是她们一样的遭遇。
美洲欧洲的都有。
还有一些是来自非洲的荷比裔。
还有许多是亚洲面孔,说是很多都是曾经的日国人、韩国人。
当然,现在领她们来的人,都是欧裔。
说是方便交流。
而且这些“老人”,也是她们的临时管理者,或者是暂时的生活指导。
毕竟刚来的人,尤其是还有十四岁左右的小女孩,她们两眼一摸黑,什么都不懂,确实需要有人指导。
看着曾经身价昂贵的写字楼,现在居然成“棚户区”一样的“贫民窟”。
杨海燕怎么看,都觉得十分违和。
忍不住问道,“国内自己的居民,都住在哪里?”
魔都几千万人口,她很好奇,官方是怎么安置的?
一个来自大毛的工作人员解释道,“他们现在都不住高楼了,住在已经建好,或正在建设中的四合院。
像这样的写字楼,不过是废物利用而已。
杨海燕闻言,倒抽了一口冷气。
中国人,家的情结,那是深入到了骨子里的。
家,最重要的标志,就是要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魔都可是有几千万人啦,要多少四合院来安置?
那个东斯拉夫姑娘,骄傲的说,“我们中国人建房的速度,根本不是你能想象的?
如果说我们曾经是基建狂魔,那现在就是基建之神。
一夜之间,就能拆除一大片小区,重新盖上木质琉璃瓦房。
改造整个魔都,也用不了多少时间。”
不怪这个斯拉夫姑娘,这样骄傲。
她可不是杨海燕一样的赔款,而是为了中俄友谊而来的。
杨海燕感到太不可思议了?
觉得自己都要疯了,“拆除高楼大厦,来改建木瓦房?
木瓦房比钢筋水泥房更好吗?
难道是因为高楼大厦,带有浓厚的西方色彩,中国人就很排斥?”
她很想说,这不是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吗?
“或许有这个因素。
但我们中国人,并不排斥先进的东西,尤其是好的东西。
没有你想的那么狭隘。
也不是所有的高楼大厦都拆掉,有些标志性建筑,比如体育馆、酒店等,都会保留的。
只是拆除原来的,钢筋水泥居民住房而已。
过去的高楼大厦,让人躲进小楼成一统,没有邻里关系,没有乡里乡亲。
而且四合院更像是家!
更方便国人间的互相交流。
融洽邻里关系,彼此更加亲切和亲密。
这才有点同胞亲人的意味。
据说,在这样的四合院中修炼,最为有利。
不但灵气浓郁,更能清晰的感受到天地大道,而且能驱除心魔。”
她最一句话,可不是“据说”,而是事实的真相。
她虽然也是绿卡,与杨海燕是一样的档次。但并不妨碍她以中国人自居、自豪。
杨海燕一听,这涉及到了修炼,也就无话可说。
华夏特勤军健儿满世界抓捕战犯,抓捕红色通缉令上的那些汉奸卖国贼,自然就暴露了一些秘密。
杨海燕也知道,华国人在注重修炼了。
不是那种强身健体的修炼,而是为了获得超人的能力。
“就算他们的建房能力跟得上,庞大数量的四合院,那会占用多少土地?”
杨海燕叹道,“十多亿正宗的国人,还加众多的移民留学生。
仅仅是住房一项,那就要占用多少土地啊?”
“现在的华国,可不缺少土地。再也不是曾经狭窄的960万平方公里了。
至少扩大了三倍都不止。
就连澳洲,不,口误。
南极星次大陆,都荒芜着呢。
住下几十亿人,困难吗?”
这个斯拉夫姑娘知道,很大一部分,还是她曾经的祖国吐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