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娥活了大半辈子,还是第一次见土豆的新吃法,一边吃着薯条,一边不住地感慨:“洋芋弄成条条,原来这样好吃呢。”逗得张琴哈哈大笑,她捏了一根薯条,沾了一点番茄酱送到老太太的嘴边,说:“大妈,再试试这样吃,更有味呢。”
李月娥小心地噙住送到嘴里,细细地品尝,眼角的皱纹都笑弯了腰:“酸酸甜甜的,确实更好吃呢。”缓缓地咽下肚后,看着陈小莲,遗憾中带着懊悔,说:“咱家成年种洋芋,怎么就不知道这样做给娃娃吃呢?”
一旁的小妮天真地反驳:“奶奶,你做不出来的,人家这是薯条,不是洋芋。”一句话让几人都忍俊不禁,哈哈大笑。
不明就里的小妮不知大家为什么笑,只顾着低头啃着盘子里的炸鸡腿。笑罢,张琴摸着孩子的头,疼爱地说:“小妮,是不是很爱吃这里做的饭啊?如果喜欢,大姨以后可以经常带你来吃。”
小妮频频点着小脑袋:“大姨,我爱吃,太好吃了,这里的东西我都爱吃。”
张琴笑着对陈小莲说:“这孩子天生是个好命,你们一定要好好培养她。小孩成长最关键的时期就在这几年,一定不能马虎,好的环境很重要,刚才去的那家幼儿园相当不错,是这一片比较有名的双语幼儿园,孩子从小就接触英语,长大了肯定有出息,小莲,不如给孩子在那里报个名吧。”
陈小莲转头看向李月娥,语气为难地说:“妈,琴姐说得对,孩子不能耽误。农村的教学质量你也知道,咱们村这些年来都没出几个大学生。我自己没有文化,又没有手艺,如果不是强哥和琴姐收留我,可能在城里都混不下去,以后可不能让妮子吃了没文化的亏,你说呢?”
李月娥终于听出了儿媳话里的意思,摸着孙女的头,笑了笑说:“小莲,妈知道你想留在孩子在身边,妈没意见。你和建钢商量一下吧,不管怎么着都行。让我帮忙带呢,你就抽个时间送我们回去,要留下小妮,妈就自己一个人走,怎么样都行,妈听你们的。”
陈小莲和张琴交换了一下眼神,正发愁怎么接着说服,张琴先笑着开了口:“大妈,这事还得你亲自出马呢,这些年,建钢的性格我多少也了解点,他就是个牛脾气,让小莲和他商量,不如你亲口给他说,老妈说一句话,他马建钢不听也得听,你说是不是?还有啊,假如小妮留下,你也必须得留下,不能让你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在家,一是你年纪大了,他们不放心,而且小妮也离不开奶奶呀。”
李月娥听了,好半天沉默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