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英殿内,毕赜靠在龙椅上,满面忧愁。
他问薛伯远道,“少丞,莫不是大魏就要亡在朕的手中了吗?”
此时的集英殿内,只有毕赜与薛伯远君臣二人。
刚刚在保和殿内,众臣又大吵了一通。对于西阳城的丢失,有人认为中行倍秧年老不堪大用,应当换帅。有人认为临阵换帅乃是兵家大忌,应当用人不疑。况且现在大魏国内也难找到资历威望胜过中行倍秧的人了。眼下虽是失了地,但北齐已经出兵快两个月了,只要中行倍秧能挺住,时间久了北齐必退。当务之急是补充兵员和补给。
最终换帅的事被压了下来。但魏皇的王师被陈宋两国牵制在了南疆,毕赜只得再次征调众豪族的力量。
风雨飘摇的大魏原来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强大,毕赜不免心中如是感慨。
“陛下勿忧,中行将军老成持重,他定能不负重托,保住阳平川。从北齐镇南王已经来犯两个月的时间来看。他们走得也不顺利,现在就是看谁意志更坚定的时候了。”
“对于他们说的议和的事少丞怎么看?”毕赜问。
他们自然是指太后和王壑。
薛伯远道,“北齐来势汹汹,大有不吃下阳平川西七郡不罢休的态势。此时和谈,只怕他们一定会狮子大开口,成功的希望不大。”
“我御驾亲征吧。”毕赜突然开口道。
薛伯远劝道,“陛下贵为天子,不可轻动。就如统帅是三军的核心,不能轻易上阵一般。陛下稍安勿躁,再给中行将军一些时日。我以为一个月后当有转机。”
“何以见得?”毕赜问。
“按时间算来,秋收之前的这个月,北齐的军粮最为紧张,军队暴师在外,如果不能有所进展,又军粮紧张则最易生变。眼下是西北局势最艰难的时候,只要中行将军能抗过去,必有转机。”薛伯远继续劝解毕赜。
毕赜无奈的说,“但愿如此吧。”
接着又对薛伯远道,“募兵驰援的事,少丞多多用心。”
薛伯远躬身道,“请陛下放心。”
君正书院内,一间无人的琴室内。洛灵随意轻拨着琴弦,心里却想着西北疆场上的薛玖。
已经很久没有收到薛玖的来信了,洛灵心里有些牵挂起来。最近又听说西北局势不是很好,揪着的心始终放不下。
琴声共鸣着心境,哀怨惆怅地响着。
“骆姑娘,音色杂而不纯,节奏乱而无章。非琴仙子所该有的曲乐。如果骆姑娘有什么烦心事,不如说出来。好过驱琴鸣悲,心更伤。”智起从屋外款款走来。
洛灵道,“智公子见笑了。洛灵不过胡乱弹了两下,没成想污了智公子的耳朵。”
说着就往屋外走,智起问道,“骆姑娘可是烦心西北的事?”
洛灵没有答话,只是轻轻一礼,算是道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