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薛玖消灭了杨臧昱后,阴平山南再无力量能够制约薛玖所率领的魏军了。短时间内,薛玖攻占了大半个盛川,北齐皇都升龙城震动,而大魏朝堂则弹冠相庆。
北齐如今除了与魏国交战外,白山的燕来部落也起兵作乱。无奈下与大魏达成了半年的停战协议,双方立刻停止攻击,薛玖不得再向东进,而常耀之则需退回旗开关。
眼看阳平城旦夕可下,常耀之长叹一声。
已经从西平城退回来的钟离昊说,“王爷莫叹,阳平城早晚是王爷的囊中之物。眼下最紧要的是回兵野川,待来年春暖再去收拾了薛玖。此时南阴平空虚,再不回去,怕是野川的后路也要被薛玖断了。那时可就危险了。”
常耀之看着眼前的阳平城,狠狠地念道,“薛!玖!”而后冷笑一声,回马旗开关去了。
龙浅站在城头,看着北齐大军如洪水般的退去,残破的城墙上,大魏旗帜随风飘扬。他始终不敢相信他所听到的,那个二十不到的毛头小子,竟然拿下了天险象关,攻占了大半个盛川。这是玩笑吗?这是梦吗?如果是,马上就要破城的齐军为何会突然退走了?
“薛玖,是那个当日向我要兵的少年吗?还是另有其人?”龙浅想着。
千里之外的都城舞梁,保和殿里毕赜宣布退朝,他又独招薛伯远去了集英殿。
智弁对薛伯远说道,“少丞,西北一战,薛玖当之无愧乃首功之臣。”
薛伯远明白智弁的意思,时才魏皇命众人下去论功行赏。对于功劳,有人支持薛玖,有人支持龙浅,也有人支持中行倍秧。理由也都各自充分。中行倍秧是主帅,他知人善任,而且成功的阻住了北齐的西进,不然阳平西道不保。龙浅独守阳平城不破,牵制了北齐十五万人,不然阳平川不保。而薛玖守隔山关,破图捷,克复象关,下横山郡,扫南阴平府总督杨臧昱,夺回盛川,逼着北齐停战,迫使常耀之回军。桩桩件件都是百多年来大魏未有之事。
如果单论功勋还算好评,但背后牵扯的各方利益集团都就使得论功变得复杂了。
智弁此言,就是在站队薛家。薛伯远自然明白,他对着智弁拱拱手道,“多谢,太尉。”
智弁拱手回礼,便离开了。
这时,王壑慢慢悠悠的走来,说道,“伯远啊,你家的小子可真是不一般啊。”
薛伯远道,“丞相过奖了。”
王壑道,“这不世的奇功,怎么讲也不为过啊。”
薛伯远道,“小子有点运气而已,尚需管束教育。”
王壑笑道,“伯远啊,你总是谨慎谦虚,虑远见长。这一点很不容易啊。”
薛伯远道,“这也是跟丞相学习的。”
王壑道,“做大事当如此。”
薛伯远点点头。
王壑接着说,“来年西北的事,伯远怎么看?”
薛伯远道,“北齐虽吃了些亏,但未伤到筋骨。应当稳固胜果为尚,才能再有后图。”
王壑说道,“老夫也是如此看法,循序渐进才是正途。好了,有伯远这话,我就放心了。你还要去集英殿,老夫先回去了。”
薛伯远道,“恭送丞相。”
王壑走后,薛伯远来到集英殿。
“参见吾皇。”薛伯远施礼。
“平身。”毕赜说道。
“少丞请过来。”毕赜又道。
薛伯远走到进前,还是那份西北舆图摊在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