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头的叶片尚且华美,一缕清风也算难得的时候。庄月环目送着自家的马车,载着自己心爱的小燕南去修远书院了。离别虽是不舍,好在冬天也就又相见了,赶在秋意猛扑上来之前,南去了吧,也免得爱撩人的凉风冷了心境。好在这个天高地迥的秋天应当是平安无事的吧?庄月环眼下倒也不用太过忧心自己那个还在西北展翅的大雁,此时的他就算再能折腾也该歇歇了。
“他怎么会胆子那么大?”庄月环常想,“让他运粮,他自荐去守关。让他守关,他出去和人拼命。打一架还不算完,一直打下了大半个盛川。早知道是这样一个不省心的货,莫不如当初就不给他那个玉磬,一直病着好了。”
每当庄月环这样对洛灵说道时候,洛灵也是不住的点头。只有薛伯远沉默不语,作为父亲,哪一个不是望子成龙?也许在这个世界上,能心甘情愿的盼着另一个男人超过自己的,也只能是作为父亲的人。当别人仍然在盼望儿子成长的时候,他的儿子已经青史留名了。这种虚荣感,是不好表达出来的,只能在心中暗爽,且越暗越爽。
大魏国里另一个暗爽的男人是魏皇毕赜。最近他越发的感觉到,魏国朝堂上的事态变化。丞相王壑手下的人有些开始人心浮动了。这也难怪,毕竟王壑已经八十多了,随着毕赜亲政日久,特别是西北形势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表现出,迎奉毕赜意愿的倾向了。
“宋国和陈国的事,怎么样了?”毕赜问王壑。
“启禀陛下,他们索要白水川南六郡。”王壑回答。
“就是蔡将军献出来的陈国六郡?”毕赜问。
“正是。”王壑回答。
“好,朕同意了。”毕赜说。
王壑忙劝说道,“陛下,陈宋是小国,如果就这样把郡城送给了他们,我怕他们会得寸进尺。也担心会动摇了南边的军心。”
毕赜知道王壑说的动摇军心指的是降将蔡坎。而王壑之所以不同意让出六郡,乃是因为蔡坎的归降与王壑的侄子王行关系颇大。如果六郡还了回去,白水川总督王行的功绩也就大打折扣了。
毕赜说道,“让蔡坎进趟京吧,朕亲自与他说。”
接着毕赜顿了顿道,“王行在白水川也很多年了,让他也一起回来趟吧。”
王壑听明白了,毕赜有弥补王行的意思。看来这次王行的回京也很可能就会被留在京师了。虽然王壑觉得王行接自己的班,还是缺了点火候,可怎奈王家这些年也就王行一个还能拿得出手的,如果王行能调回京师入九卿,那也算是好事了。
王壑连忙道,“遵旨,臣这就去办。”
毕赜看着王壑步履蹒跚的背景,想,“这脚步还能走多远?有一天,王壑归乡,太后在朝中的影响力也就见底了。去年钟涌离了职,欧阳检是个墙头草,当王壑再回去养老。朕身上的枷锁也就都去了,看来这一天不远了。”
毕赜又想了想王行,“如果你是个庸才,朕就大加提拔。如果你是个人才,那你就回你的白水川去吧。至于蔡坎,就先不要待在南方了,去西北转一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