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年间,大阳镇有个名叫崔玉婷的女子,她一出生就是一个美人胚子,长大后更是出落得美艳动人。
崔玉婷长得虽美,但却是个苦命人。在她十三岁那年,父母先后染病身亡。父母死后,玉婷便跟着叔叔婶婶生活了起来。
叔叔家的日子原本就过得并不富裕,有了玉婷以后,日子是越发拮据起来。为了能将玉婷早早地打发着嫁了也好省下一个人的口粮,在玉婷十五岁那年,叔婶便给她说了一门亲事。
对于这门亲事,玉婷的心里是百般不愿,除了因为自己年纪小以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当年算命先生的一句话。
在玉婷五岁那年,一个形同乞丐的老头晕倒在了她家门口。玉婷的父亲是个善良之人,见老头有难,他便伸手想帮。
脱离危险之后,老头便离开了。临行前,老头看着刚满五岁的玉婷说道:“此女一定要嫁给姓冯之人,将来必定会大富大贵,否则的话就会有性命之忧。”
说心里话,对于老头的话,玉婷的父亲当时并没有往心里去,只觉得老头是为了报答他的救命之恩才捡好听的说给他听。在他看来,只要女儿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就足够了,至于荣华富贵吗,那都是命!
临死前,为了女儿的安危,父亲便把算命先生的忠告告诉了玉婷。起初玉婷也没有当回事,但当婚姻大事真正来临的时候,玉婷还是把这句话告诉了叔婶。
但急于把玉婷打发走的叔婶哪能听进去她的话,尽管玉婷十分不情愿,但还是屈从了。
就在玉婷刚刚嫁过去三天,她的丈夫就坠马而亡!
丈夫死后,玉婷伤心欲绝。好在婆家还算仁慈,并没有将她扫地出门,在婆家守孝三年后,婆家便给玉婷找了一个名叫冯三元的男子。
这冯三元是个孤儿,年少时孤身流落到此地被好心人收留,长大后,那人便给冯三元找了一份粮店伙计的营生。
冯三元人没话说,又姓冯,正合玉婷的意。于是乎,守孝期满后,这门亲事便定了下来。
玉婷的丈夫是突发意外死亡的,这类寡妇称为“断桥寡”。古时候,寡妇再嫁的规矩非常多,断桥寡的女人再嫁,要半夜出门,还要在山洞里过上三天,然后再找一棵大树抱上三次。这棵树,就是前夫的化身,抱一抱前夫,祝他在那边一切安好。
嫁给冯三元之前,按照这个习俗,玉婷也在城外找了一个山洞在那里待了三天。
临来山洞前,冯三元也曾提出要和她一起,但玉婷拒绝了他的好意。拿上足够的口粮,玉婷便来到了山洞里。
别看在外面一天的时间转瞬即逝,可孤身一人身处野外,时间很是难熬。第二日夜间,就在玉婷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之际,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声从不远处传了过来。
听到这个声音,玉婷瞬间就醒了过来。
什么声音?是蛇鼠?还是歹人?玉婷的心里不由得紧张了起来,随即将一根木棍牢牢地攥在了手中。
声音越来越响,也越来越近,玉婷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谁在外面?”玉婷颤抖着问道。
奇怪的是,外面并没有回应。
就在玉婷紧张的不知所措的时候,两只大手突然间从草丛中朝着山洞伸了过来,瞬间,玉婷就被吓得叫出了声。
或许是被叫声吓到了,两只手突然间在那里一动不动了。
又等了一会,那两只手依旧一动不动,玉婷连忙大着胆子用手扒拉了一下。
手还是没有动!
看着这双手,玉婷的心里很是疑惑,难道是有人受伤朝着山洞爬过来了吗?
想到这里,玉婷便大着胆子朝着洞外走了过去。走到近前一看,果然不出所料,一个男子正趴在那里一动不动。
“大哥,大哥,你醒醒!”玉婷推了推男子问道。
男子没有回应,玉婷连忙将男子翻过身来。借着微弱的火光,玉婷看清楚了,男子脸色苍白没有一丝血色,看样子就像是又累又饿晕倒在地的。
玉婷连忙将自己随身携带的干粮和水喂着男子吃了下去,缓了一会工夫之后,男子的脸色这才好看了一些。
直到第二天早上,男子才醒了过来。
男子看起来就像是有什么急事似的,说了几句感激的话问清楚玉婷的姓名之后,便急匆匆地离开了山洞。
对于救人这件事情,玉婷并没有声张,一来是因为怕引起冯三元的误会,二来呢,在她看来,在举手之劳之间能救人一命,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在山洞里呆了三天后,玉婷便回家去了。
在玉婷回到家的第二天,冯三元就把玉婷娶回了家。
新婚后,小两口恩恩爱爱,玉婷在家操持家务,冯三元则在外地赚钱养家,尽管两口子聚少离多,但小日子过得是相当惬意。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两人成婚的第二年,意外突然降临了。
这年中秋,按照夫妻俩的约定,冯三元应该在八月初就回家了,但直到八月二十,他依旧不见踪影。
见丈夫久别未归,玉婷不由得着急了起来,经过一番思索之后,玉婷决定动身前往冯三元当伙计的地方打探一番。
一路奔波之后,玉婷终于找到了冯三元干活的“四通粮店”。
来到粮店时正值正午时分,前来买米的人非常多,踮起脚尖,玉婷便在店外紧张地四处观望起来。
此时,粮店里的七八个伙计正在紧张地忙碌着,但玉婷找了半天也没有看到丈夫的身影。
耐着性子在店外又等了一会儿之后,见粮店里渐渐冷清了下来,玉婷这才大着胆子朝着店里走了进去。
“要买米吗?”一个伙计冲着她问道。
玉婷摇了摇头说道:“我不买米,我找人。”
“找谁?”
“冯三元!”
听玉婷说要找冯三元,那伙计的脸色瞬间就变了,随即没好气地说道:“你找错地方了,这里没有你说的那个人!”
听伙计这样说,玉婷顿时愣住了:“小兄弟,不可能吧,他明明告诉我说就在这里呀!”说完,玉婷不顾伙计的阻拦就要进去找人。
“唉?我说你这人是怎么回事?你怎么往里闯?”伙计一边阻拦一边说道。
此时,玉婷的心里想的都是丈夫,见伙计神色有异,一股不祥的预感瞬间就涌上了她的心头,于是,她一把扯开伙计就往里面闯了进去。
就在这时,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子从粮店后面走了出来,见到此人,玉婷马上就对着他哭喊道:“阿蛮,你三元哥呢?”
玉婷口中的这个男子名叫冯阿蛮,听三元说,当年他们两人是一块从老家逃难出来的。
冯阿蛮快步上前一把将玉婷扶起之后便拉着她来到了粮店外面,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后,冯阿蛮这才对着玉婷说道:“嫂子,你怎么来了?”
玉婷哭着说道:“你大哥他好几个月没有音讯了,我放心不下所以就找了过来。快告诉我,他究竟在哪里?”
“嫂子,这里不是说话之所,我看还是先找个地方将你安顿好之后再说吧!”冯阿蛮悄声说道。
听冯阿蛮这样说,玉婷的心里越发的不安起来:“你倒是快说呀,他到底怎么了?”
“大哥,他,他死了......”
听到这个消息,玉婷犹如五雷轰顶一般僵在当地半天也说不出话来,片刻之后,她只觉眼前一黑,然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等她醒来时天已经黑了,从冯阿蛮口中,玉婷这才知道丈夫真的已经出事了!
原来,就在一个月前,粮店的吴掌柜无意中发现冯三元利用手中的便利条件中饱私囊,便找到冯三元要他说个明白,就在吴掌柜找他谈话的当天夜里,冯三元便上吊自尽了。
他死后,冯阿蛮便找了个地方将他埋了。冯阿蛮原本是想着早点回家报信的,但粮店的活计实在是太忙无法脱身,此事便拖了下来。
听到这个噩耗,玉婷怎么也无法相信,随即站起身来就要找吴掌柜问个明白。
“嫂子,三元哥和我情同手足,说心里话,他出这样的事我心里也不愿相信,但事实就是这样。原本我想着等回家的时候将大哥临死前写的一封遗书给你带回去,既然你现在已经来了,我便给了你吧。看完这个,或许你就明白了。”说完,冯阿蛮便从身上将一封信掏了出来。
接过书信,玉婷看了起来。信确实是冯三元写给她的,看着这熟悉的字迹,玉婷再次落泪了。
信中的大意就是,因为自己犯了不可饶恕之罪,自觉无脸见人,随即上吊自尽。
看完信后,玉婷久久没有说话,过了一会之后,她才缓缓说道:“兄弟,我想一个人静静,你先回去吧。”
冯阿蛮抹了一把眼泪说道:“嫂子,大哥活着的时候待我恩重如山,不管他犯了多大的罪责,在我心里他还是我的大哥。今天夜里你先好好休息,等明天的时候,我再带你去大哥的坟地看看。”说完,冯阿蛮便走出了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