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网xiaoshuotxt.cn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阅读网 > 灵异小说 > 民间故事全集【1】 >第111章 老汉怪病缠身,却不让郎中医治,郎中:太阳一晒就会死

第111章 老汉怪病缠身,却不让郎中医治,郎中:太阳一晒就会死(1/2)

 推荐阅读:特种兵之荣耀军魂机甲进化:开局怒揍太阳神火影,我和纲手青梅竹马重生1985,开局荒地六十亩娇宠:将军家的小娘子快穿之宿主又被大佬赖上了我和东煌画押,萝莉控必被我抓错爱之殇发带女星穹铁道:我在仙舟罗浮卖盲盒
最新网址:xiaoshuotxt.cn

明朝宣德年间,昆阳州三泊县里有一位奇怪的张姓老汉。上了年纪的县里人都知道,张老汉曾住在一个偏远的海边小村里靠打渔为生。

可自从妻子过世后,张老汉就带着两个尚在襁褓中的儿子离开了小村子搬到了三泊,靠做点小工辛辛苦苦养大了两个孩子。

没人知道他的全名到底叫什么,索性就都叫他张老汉。

他很怕晒太阳,每次出门都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即便在屋里做工,也要带上一副大手套。

他的这些怪癖无论冬夏,始终如此。他还是个少言寡语的人,别人说十句八句,他顶多哼一声。

两个儿子却都不像张老汉。大儿子张海虽然长得文文弱弱,但为人随和又爱说爱笑;二儿子张波膀大腰圆火爆脾气,有一股子九头牛也拉不回的倔强劲儿。俩人在外都能独当一面,可在家却对老爹言听计从。

由于俩儿子出了名的孝顺,早早就被县里有姑娘的人家瞧在眼里。还没等张老汉给儿子们张罗提亲,门槛就已经被踏破了。

没想到儿子们根本没用老汉操心,就解决了人生第一件大事。更让老汉欣慰的是大儿媳在成亲后的第二年就给他生了个大胖孙子。

按理来说,儿孙满堂,子孝媳贤,张老汉也没啥可求的了。可是,近日他却越来越愁容满面,整日唉声叹气。

细心一点的大儿子张海看到父亲如此愁闷,便小心翼翼地上前询问:“爹,你有什么心事吗?”

张老汉抬眼看看大儿子,又低头瞅着自己一双干瘪的老手:“海儿啊,爹想回老家一趟。”

张海一听,这又有啥难的。当初因为哥俩都小,没办法回去,可现在都长大成人了,领爹回老家一趟不是很容易吗?

“爹,那咱就回去,我叫春杏收拾收拾,明天咱就上路!”张海很想伸手握住张老汉的老手。

可就在要抓上还没抓上的时候,张老汉突然把手互相插进了衣袖。张海一把抓了个空,好不尴尬,但他早就习惯了这个怪老头。

“再等等吧,我看,还是让波儿跟我回去好,你和杏儿还得照看小涛啊。”小涛是张海的儿子,刚出生还没满月。

张海也真舍不得离开妻儿,听爹这样一说,他心里悄悄出了一口气,真是知子莫若父啊!

话虽这么说,二儿子张波可不像老大是一个守家的主。他整日和一帮兄弟东奔西跑,靠来回倒腾货物赚些差价来养家糊口。出门一次至少要三五个礼拜才回家一趟,也难怪成亲半年多还不见他妻子有喜。

张海知道了爹的想法后,就时刻盼着弟弟能早点回家来,好带着爹回老家走一趟,也算圆了老父亲的一个心愿。

他正低头边走边盘算着怎么和张波说这个事儿,没想到一头撞倒了李郎中,“哎呦!”

这个李郎中也真是,为啥站在路当中挡着道呢?

“哎呦!”李郎中不知正撅着屁股在地上找什么,没想到被魂不守舍的张海给撞翻在地。

他爬起身掸了掸身上的尘土,对着张海说道:“我还道是谁,原来是大海啊,你爹最近好像越来越怕太阳了。我刚在地上看到冬虫已经开始复苏了!”

“冬虫和我爹有啥关系!李兄莫不是又在瞎琢磨了?”张海一脸不屑地看向李郎中。

“非也非也!我与你相识也有五载,经过这几年的观察,我发现你爹的日晒病一年重似一年。我试着给他老人家配了些良药,可他总是拒人千里之外,不给我一点机会。真是苦煞我也!”

李郎中虽然医术并不十分精湛,但他对疑难杂症尤其用心钻研。一旦被他盯上的病人,他总是死缠烂打直至病人答应让他医治。

说也奇怪,对于小病他不一定能治好,可对疑难杂症却总能药到病除。因此,县里人又都称他为“医痴”。

“他老人家是陈年痼疾,李兄就别枉费心思了。人们都说,在海边生活的人很容易患上这种病,大概当初我爹也是因为这个病才搬离老家。”张海拍了拍李郎中的肩膀。

“原来如此!”李郎中皱着眉头轻轻点头,但他又叫住正要离开的张海:“诶,大海!你还是回去劝劝你爹,我真能治好他的病!假如能让他老人家远离病痛,这岂不也是好事一桩吗?”

“嗯,好吧。”张海一脸无奈的冲着李郎中点头道:“我只能说试试,你也知道我爹的脾气,他说不行的事,我也没有办法。”

说话间,张波正巧往家匆匆走来。李郎中一看到张波赶紧收拾了药箱一溜烟跑了。

李郎中为啥这么害怕张波呢?也是因为他总是缠着张老汉要给他治病,被张波撞见几次,不仅吃了闭门羹,还险些被胖揍一顿。

“哥,你怎么在这儿?那个郎中是不是又来骗你说能治好爹的病了?”张波眼望着李郎中仓惶逃走的背影说道,“别让我再逮到他!不然我就……”

他一边说话一边扬起了硕大的拳头,朝着李郎中走远的方向使劲一挥。

“诶!波儿,李兄人还不错,救人疾苦也是在积功德。再说他确实治好了很多怪病,不要总说人家是骗子!”假如是以前的张海或许不会这么说。

可自从春杏生娃时难产,接生婆一个个都急红了眼,最后还是请了李郎中才保的母子平安,他对李郎中的态度也有了大改观。

张波可不管这一套,嘴里还是不停地说着李郎中的不是。张海看弟弟回来的恰是时候,就把张老汉说的话一五一十告诉了张波。

可没想到,张波这次只是要回来取些银两,马上还得赶回去。弟兄们都在路上等他呢,他们这次准备大干一场,下次再回来估计要3个月以后。

这可难倒了张海,眼看着张老汉一天天萎靡不振,茶不思饭不想,只想立刻回老家走一遭。

春杏生完孩子还没满月,虽然有娘家人照应,可娇妻因难产身子骨恢复甚慢,实在难以离开。弟弟又忙着跑生意,顾及不上家里。

“大海,决不能带他回老家。”正当告别了弟弟的张海愁眉不展的时候,李郎中突然从树丛里跳了出来。

原来他并没有逃之夭夭,而是藏起来偷听了哥俩的谈话。他觉得张老汉那么严重的日晒病怎么能再到海边去?岂不是自讨苦吃!

“你可吓死我了!”张海被吓了一大跳,“为什么不能带我爹回去?我看他一天天茶不思饭不想的,一定是想我娘了。人老了谁不想落叶归根!”说到这句话,张海一下子懵住了,难道爹他……

“啊呀!不行不行,他在路上被太阳一晒就会死!”李郎中劝说道。

张海撇下叨叨个没完的李郎中撒腿就往家跑,他根本没听清李郎中到底在叨叨个啥。

张海想到了最坏的结果,难道张老汉预感到自己要行将就木了吗?

身为人子的张海忽然意识到,无论如何也要满足老爹的最后遗愿,他决定必须亲自带着张老汉回老家一趟。于是,他把妻儿暂时托付给岳母照看,准备带着老爹这就动身。

正当张海搀扶着包裹严实的张老汉准备启程上路时,张波气喘吁吁赶到了哥哥家门口。

原来,他回到家拿上银两准备去和兄弟们会和,可心里总是恍恍惚惚,走一路却不知不觉来到了大哥家门口。

也许这就是天意,张波看到大哥和老爹的瞬间,改变了自己当初的决定。

哥俩一起带着年迈的张老汉赶回老家。他们晓行夜宿,一路无话,三人不日到达了海边小村。

说是个小村,其实异常繁华,街上络绎不绝的商贩来来往往,叫买叫卖声此起彼伏。兄弟俩还是头一遭来到自己的出生地,张波兴奋地四下张望,在这里他看到了无限商机。

张老汉回到老家后首先就带着两个儿子祭拜了妻子的亡灵。张海和张波也不知道到底走了多少路,总之七拐八绕、上坡下坡,最后终于看到了娘亲那低矮又杂草丛生的坟头。

坟前歪斜地插着一块烂掉渣的木板,字迹早已面目全非。

祭拜过妻子后的张老汉,精神状态大为好转。张波安顿好兄长和老爹后,就出门四处闲逛,想看看当地的买卖有没有可乘之机。

张海则领着老爹到海边去散心,可张老汉似乎很怕看到打鱼人,每每看到有渔民迎面走来,他准会掩面而走。

张海很不解,他知道自己的爹从不善交往,可也没到不愿见人的地步。于是,他就和弟弟商量,要不要请个郎中给爹瞧瞧病。

张波听罢一脸不屑的样子,他觉得这就是老爹的性格,从小到大不都是这样的吗?

可是,让哥俩想不到的是,就在第二天,张老汉竟把他们两兄弟卖给了当地的一位张员外。

这天大清早,张老汉非要独自出门,等他再次回到客栈时,从怀里掏出两个大个儿金元宝,就那么往桌子上一撩,哥俩都看傻了眼。

“爹,这是哪来这么多钱?”张波是个生意人,可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金元宝。他忍不住拿起来小心翼翼地颠了颠。

“是啊爹,这,这元宝是怎么回事儿啊?”张海很纳闷,爹就出去这一会儿,怎么也赚不来这么多钱呢?

“你们收拾收拾东西,跟着外面的大哥走。”张老汉微笑地看着两个一脸疑惑的儿子,“到那里你们就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

“为啥?”张波可从不干没把握的事,他不问出个所以然来绝不会盲目跟从。他生平还是第一次顶撞老爹,话一出口又觉得心虚,不禁低头偷瞄了张老汉一眼。当看到张老汉一脸笑意,他又放松了警惕,心里嘀咕准是有什么好事才对。

“爹的话你们也不听了吗?”张老汉仍是一脸笑意,话里自带威严,兄弟俩虽有点不情愿,但也不得不乖乖跟着走路。

兄弟俩就这样出了门,门口还真有一个红脸大汉候在那里。大汉自报家门姓刘名福龙,是张员外手下的一名差官,特地来接两位小爷回府,张员外正在府里等着他们呢。

不等两兄弟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刘差官已经把他们带到花轿旁,扶他们上了轿,吩咐手下抬轿回府。

张家兄弟稀里糊涂来到员外府上,没想到府上诸人都以上上客礼待之。盥洗、沐浴、更衣,一番折腾之后,二人改头换面,成了名副其实的公子哥。

张员外见到他们之后更是笑逐颜开,唯独员外夫人拉长着脸,满眼的嫌弃相。

兄弟二人虽不明就里,可面对如此夸张的盛情款待,也不好拔腿便走。他们互相对望了一眼,都想弄明白老爹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于是,二人也以礼还礼,各自寻找机会探问究竟。可是府上的仆人们除了嗯嗯啊啊全无他言。

张波性子急,看哥哥对着自己直摇头,他心里想,看来只能直接问老员外本人了。于是,他在面见张员外的时候,上前直言道:

“张员外在上请见谅,小人姓张名波,这位是我的兄长,姓张名海。我们两兄弟本是昆阳州三泊县人,因家父思乡心切特来此地……”

“慢着!”只见员外夫人突然起身答话道,“家父?我们员外才是你们的家父,你们还不知道吗?哼!只知道乱喊乱叫,一点礼数都没有,成何体统?”

员外夫人说完话白眼一翻,扭着腰身再次落座。

“啊?什么?”张家兄弟一听这话都吃惊不小,双双张大了嘴巴,愣愣地看向张员外。

张员外年近七旬却满面红光,正笑容可掬地看着他们。员外夫人看上去也就刚刚四十挂零且风韵犹存。

虽然都是张姓,可他们兄弟俩的亲爹就在客栈,怎么会凭空又冒出个爹来呢?张海作为老大毕竟沉稳些,他稳了稳心神上前鞠了一躬。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