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晚霞映染天边,一场秋雨,外乡人接踵而至。
一人独行,踏足律动,行步间歇,契合自然。
一婀娜身影,身披晚霞,迈入古城,所经之处与周围环境完美融合,落地的脚步声形成了一种奇妙的节奏,曲律天成。
女子眉若新月,眸生秋波,神态悠闲,气若幽兰,面纱下半掩娇容,自有一番清雅脱俗的气质。
其身后背有一物,有白纱缠绕,未现真容,一步一频,引众男子走神观望。
女子缓步前行,于前方驻足,对面立有一老一少祖孙二人。
女子恭行一礼,率先开口,“见过前辈。”
老者以理还之,“这小小的一座城,接连得见最为杰出的青年才俊,当真是一块福地。”
女子回道,“前辈过奖。”
老者问道,“姑娘此番而来,意欲何为?”
女子平淡说道,“谱曲奏音,乃吾之所向,有人曾言,此处有在下寻觅之音,故涉水至此,但求一律。”
老者笑道,“那便预祝姑娘得偿所愿。”
女子微微颔首,“借前辈吉言,小女子还有要事,先行告辞。”
老者点头示意。
二人擦肩而过,老者从中感知到了一丝奇妙的气息,不禁微微摇头,九州之大,当真藏龙卧虎。
身侧的姜若曦扯了扯老者衣袖,说道,“这女的还怪好看哩。”
老者笑着摇了摇头,“你只看到了她秀美的外表,却未发现她更为惊艳之处,此女天娇,修古法,以音律入道,以琴辅之,悟七音曲谱,是以当世琴帝。
昔有棋士无双子落阴阳,儒士浩然掌无字天书,黄泉始祖控通玄画卷,音律之道前无巨擘开路,今有新人起,如若我没猜错的话,她背后便是她的琴,刻名清泉。”
少女有些羡慕,承先人之路,前方通畅,有迹可寻,加以苦修,自可成就一方名士,未有前人开路的领域则困难重重,多少人凌云壮志,摸索前行,却如同萤火之光,被黑夜湮灭,抑郁而终。
女子以音律入道,成就一方琴帝,自是一代天骄之女,古法没落,但并不代表此路不可行,一曲一音点亮暗夜迷途,着实令人惊艳。
老者许是看出了孙女的异样,微微一笑,“大可不必惊羡她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只不过选择不同而已,你起点就要比别人高很多,论其惊艳,该羡慕的是她人才对。”
少女笑着挽起老者的胳膊,眼睛眯成了一弯月牙,随后将一枚蜜枣塞进老者嘴里。
此时,老者很高兴,因为从她手里掏出点吃的,不容易。
雨过天晴,这座承载千载底蕴的古城,被有些人走过,便留下了痕迹。
面纱女子缓行落步,步音和谐,途经雨亭,望了眼那位身着朴素的落魄剑士。
他曾亭内观雨潮,她曾亭外穿行过,一径之隔,二人不约而同地望向对方,她看到了一件藏锋神兵,他听到了一曲天籁琴音。
女子驻足,步终音落,男子拍膝起身,静候聆音,一切均未发生,一切却均已发生。
不知不觉间,二人已以奇特的方式打过招呼,亭外脚步声再起,音量逐渐变小直至消失,亭楼内,男子望着女子离去的背影,陷入沉默。
恰逢此间秋落叶,飘至湖面,波纹荡漾。
风止,心未静。
一曲天籁荡楼城,空谷幽兰,琴鸣奏。
身倚凭栏独酌酒,览尽秋叶三两三。
自从城内来了一位背琴女子,那位无剑修士便走出寄身亭楼,时常在各大酒楼外闲逛。
女子名为姚月华,来自天华镜乐府天门,为世间唯一一处以音修而闻名的秘镜。
据传此府居无定所,飘荡在时空夹缝,门内众人与世无争,极少人能寻到其具体位置,毫无例外的是,自当中走出之人皆闻名天下。
这一代走出的便是月华仙子,抚琴修心二十载,掌有一琴一谱,一音既出,彰显自然,天生与自然贴近,一脉一息,皆可感知。
日日抚琴奏曲,已是月华的必修课,今日楼外多了一位听乐先生。
月华如往常般拨弄琴弦,楼外那位无剑修士双臂环胸,后背靠在墙上,闭目倾听,嘴角微翘,来此已有数日,除了初逢姬云飞比试了一番,之后便窝在亭楼内,日子过得颇为单调,如今楼下听听琴曲,倒是心里舒畅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