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楼内的人在察觉到不对劲之后,就立即从密道离开,至于张氏,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蠢货罢了。
这一日早朝上倒是发生了一件大事,轰动了全朝。
早朝上,秦峥竟然参了承恩伯一本,上面详细记录着承恩伯这些年的所作所为,欺压百姓,谋取私利等等,而且证据确凿。
子告父,这可是天圣建国以来的第一个!
在秦峥将奏折递上去之后,朝堂上就分为了两派,一派觉得秦峥不孝,子告父乃是大逆不道,如此大逆不道之人不配在朝为官。
但另一派的人却觉得秦峥公正无私,他此举上忠于皇上,下为百姓伸冤,有这样的好官是天圣之福。
两方争执不下,在朝堂上就吵了起来,吵的皇上都觉得头疼。
这哪里像是金銮殿,分明就是菜市场!
这些朝中大臣平日里瞧着,一个个人模人样的,但一旦争吵起来,这与市井泼妇也没什么不同。
如果非要说,那就是他们用词更文明一些,引经据典,说的人头晕脑胀的!
这些人越吵越烈,根本就停不下来。
反观引起这番争吵的当事人秦峥,这会儿倒像是个旁观者一样,一直淡定的站在一旁,看着两方的人因为他而起争执。
眼看着这都吵了快半个时辰了,皇上也受不了了,怒声道:“行了,都住口!”
皇上这语气明显是动怒了,那些大臣们闻言瞬间都闭了嘴,不敢出声了。
但这些大臣还是不服,都各执己见。
子告父,从未有过先例,秦峥可谓是第一人。
要知道承恩伯府一旦倒了,对他也没有半点好处,这么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也没几个人会这么干。
但偏偏,秦峥就这么干了,而且在满大殿的大臣争论了这么久之后,秦峥仍旧一脸的淡定,面上清清冷冷的,没有半点变化,就好像引起这番争论的人不是他一样。
大臣们都闭嘴之后,金銮殿内就安静了下来。
皇上也有些头疼,他看了承恩伯这些年做的事情,的确犯了不少错,虽然都是小事,但累积在一起可就不是一句小事能概括的了。
不说别的,就欺压百姓以权谋私这一条,就足以让他将承恩伯的头衔给摘掉了。
他将这奏折从头到尾的都看了一遍,上面每一条都写的清清楚楚,连同证据都一起摆在这了,就算他还没有派人去核查,也知道这些东西肯定都是真的。
否则秦峥也不可能在早朝上拿出来,而且子告父,如果处理不好,以后他的名声也会受损的。
承恩伯肯定是不能留着了,但秦峥他肯定还是要用的,所以这件事究竟要怎么处理,让皇上也有些头疼了。
大臣们这会儿也都在观察着皇上的脸色,他们刚刚争执了半天,但最后做决定的还是皇上。
这件事可大可小,还是要看皇上的决断。
一时间金銮殿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等着皇上开口。
皇上心中也挺无语的,他也头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