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很感谢能够阅读到这里的读者,在全书的最后其实还是想和大家聊聊有关这本书的事情,算是做个总结吧。
可能有人会觉得150章和151、152章之间的割裂感很强,是不是作者因为成绩不好而强行完结呢?
在这里,我想说是,但也不是。
终章与之前的章节割裂感确实很强,毕竟中间跳过了一个很长的部分。
而本书的成绩也并不好,确切来说,很烂。
但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一点因果关系。
真正的原因在于本书的设想当中确实是到这里就该完结了。
这之间几年的部分,也就是何晨鑫的创业史其实我最初是想单独开本商战类型的书来讲的,可最终觉得还是慎重一点好。
因为如果要写这两年的内容就会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罗琳玲不在,而林芷绝不可能闭口不谈。
所以很容易就会变成一边艰难苦逼,废寝忘食地创业,另一边只是帮帮忙,主要负责谈恋爱这种样子。
这样的书恐怕也不会受读者所喜欢吧,而且这对何晨鑫也不太公平。
最终我决定在本书中以番外的形式将一些碎片展现出来
当然,其实也有很多值得写的地方,比如李渝欣欠林芷的求婚,没有前面的铺垫,只依靠简单的番外几千字显然不足以表到位。
不过目前还是初步想到有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在同一个世界观下再构建两组故事,并且最终加入到创业的团队中,这样虽然对何晨鑫仍然不公平,但至少合理了不少。
例如作者另一本只写了第一章的书,之后也考虑让他们加入进来好了。
如果真这样做的话,恐怕就是要为此开出一系列书了(加上本书至少四本),工程量恐怕比想象中要大很多。
可我现在至少有信心去将这个世界补全,去将心中构建的一切描述出来。
只是这部分故事,具体怎么做也是之后的事情了。
故事到这里的篇幅其实也不过四十万,其实并不能算是很长的故事,那为什么我开头还要说故事很长呢?
很简单,因为本书只是整个世界观下故事的主体部分,还有很多部分其实都还没机会展现出来。
当然这里可以提一嘴,其中之一便是作为前传的有关李渝欣高中时期的事,预计之后很可能会开一本单独的书,来讲这个有关青春伤痛的故事。
至于具体什么时候,我想起码得等到明年初了。
因为作者本人实为大三考研党,能够完成这本书都已经耽误了我不少复习时间,所以今年剩下的时间还是会以考研为重心。
不过具体考哪一所学校我还没有想好,说实话还有些拿不定主意。
首先,因为自己本科出身就是985,所以考在此之下的学校想来好像有点掉价的意思。
但如果只是考一般的985学校,如果没上岸那就太亏了。
于是我也有过梭哈北大的想法,当然这也还只是停留在一个想法的阶段,之后要考哪里还是看复习效果决定好了。
所以,明年,愿我们顶峰相见。
接着我们回到有关本书的问题,这本书中的内容其实是作者从高中时期就已经开始逐步构建起来。
起初的想法还有些幼稚,但在真实经历了某些类似的事情之后,其实才能感觉到以前自己的想象是多么天真。
如果说要用一个词概括我的行文逻辑的话,我觉得应该是:合理。
书中的每个故事,都是在我脑中反复打磨,力求做到合理二字。
让读者能够切实体会到书中一切的真实感,是我一直都在追求的目的,而这个目的达到了没有,可能只有交给时间去验证。
本作的主线除了爱情以外,其实还隐藏着一条名为成长的暗线,主角四人中的每一个伴随着情节发展都有或多或少的成长。
这些成长书中并没有直接点明的地方,但如果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其实都有藏在细节当中间接地表现出来。
例如何晨鑫从一开始的一根筋直男到后来变得能够体贴他人,再到最后的独当一面,这其中的变化都是在亲身经历了一件又一件事之后才能收获到的成长。
罗琳玲则是在自己的心里撕下了别人所贴的标签,尽管在旁人看来她依旧是冰山一座,但至少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让人难以靠近。
而成长幅度最大的当属李渝欣了吧,试着回想他刚刚进校的时候,相比后来完全就是各种意义上的天差地别。
他的处事方法,生活态度,性格甚至气质都在夏楠大学的校园里彻底改变,从最开始的消颓小混混变成最后的人气主唱,想必大家都见证了这一蜕变的发生。
可能有的人会问了,为什么偏偏要给李渝欣安排这么大的成长幅度呢?
一方面是因为他本身就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另一方面最重要的,就是他需要变得更加优秀来配得上林芷。
换句话说,作者不允许自己的亲女儿倾心于一个不够优秀的李渝欣。
至于林芷,她不需要成长,她的初始能力值就被调满了,所以只需要随心所欲就好了。
并且作为作者的亲女儿,她饿了就该有人给她吃的;病了就该被悉心照顾;伤心了就该有人来安慰;想做什么就该功成名就;想要什么就该得到什么。
她理所应当的应该聪明、漂亮和受人欢迎;理所应当的值得世间美好;理所应当的永远活在幸福中。
简单概括来说就是:She deserves all.
其实书中的每个角色,在最初我都有想过为他们安排后续,但后来发现实在力不从心。
因为仅仅是主角团的四人都已经让我应接不暇,迫于这点没能完成这项工作实属无奈之举。
不过,既然都已经到了结尾,我还是简单聊聊每一位重要角色吧。
首先是辛娪莞,虽然很残忍但我想说这类型角色的结局其实在登场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好了,那么要如何塑造这类型的配角其实是最为棘手的一件事情。
因为一旦让她和主角过于亲热,那么必然就会导致喧宾夺主,不利于主线的继续推进,甚至会让主角招致读者的反感,产生所谓的毒点。
而如果和主角之间过于冷淡,那么就很容易让将这个角色变得像是一个自作多情的小丑,产生所谓的尬点。
所以要控制这种角色与主角之间微妙的距离感显得十分重要,我不知道是否有做到这一点,或者说做到了多少,但我已经是尽我所能地去控制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辛娪莞这个角色是给我意外最多的角色。
我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将她刻画得过于美好,并且好像真的能感受到她即使知道注定没有结果也要大胆追求的勇气。
这一点让我都有些深受感动,以至于到最后我甚至有产生为她写一条专属IF线的想法。
毕竟,无论是谁,只要能牵起辛娪莞的手,那他都一定会成为全天下最幸福的男人吧。
可思来想去我还是觉得算了,倒不是觉得麻烦,因为对于这个角色来说,最大的尊重其实就是放她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