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姐,我这里有个稳赚不赔的项目,不知道你感不感兴趣呢……”
俗话说得好。
做买卖,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小赚小亏是常有的事情,大赚大亏也不是没有。
像刘子初这种语气,再搭配上“稳赚不赔”这四个字。
若不是她已经很了解(自认为)刘子初了,她都要以为刘子初是不是M北学成归来,找她套杀猪盘了。
看着李玉那一脸狐疑的表情。
刘子初一愣。
随后也反应了过来,自己这句话说的太绝对了些,哪怕李公主人傻钱多的,但毕竟也不是真的傻到拿三百亿陪他玩。
“李姐,我的为人难道你还信不过吗?”
“实不相瞒,我现在看上了两家电子厂,我的意思是你和我再合作一把,我们把这两家电子厂给盘下来,到时候我保你数钱数到手抽筋,怎么样?”
这一次,李玉倒是没有再继续用那种狐疑的目光来扫视刘子初了。
而是有些好奇的问道。
“你也觉得电子厂的前景广阔吗?”
毕竟李玉当初的梦想,就是当上电子厂的厂长,然后发展壮大回去给她那个老爸看看!
但是梦想毕竟是梦想。
所谓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李玉没有当上电子厂的厂长,反倒是搞起了文化事业来,而且搞的还绘声绘色。
这就让她瞬间失去了对电子厂厂长的兴趣。
说到底。
李玉并非是科班出身。
她大学虽然是去M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进修的,但是她学的是会计学,虽说是热门专业之一。
但是回国后,李玉并没有能够顺理成章的接手家里的生意,而是被父亲赶去了哥哥的互联网公司里当上了一名小小的编辑。
因为在李玉老父亲的眼里,女儿家家的,不需要在事业上有很强的能力,只要能够读完大学然后嫁人,相夫教子就可以了。
这算是比较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
若不然的话,为什么李泽锋就能拿着家里的钱自己开一家互联网公司。
而李玉仅仅是用自己的钱,来临城和刘子初合作开了一家公司,就被家里的老父亲骂个不停了。
原本李玉已经选择了认命,打算默默的接受家里的安排,等待着嫁给一个门当户对,能够为家里生意带来助力,却从未见过的丈夫,然后就这么生个孩子,活在牢笼里,一辈子就算过去了。
但是刘子初那天的一通电话,却是让李玉藏在心底的不甘逐渐被勾了出来。
最终她决定脱离家里,来和刘子初合作开公司,打算用自身的实力来证明给老父亲看看。
她李玉不是什么都不会的金丝雀,就算没了家里的帮助,她依旧能够活的很精彩!
虽说促成若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现如今的成就,李玉的确是居功至伟。
但是说句实在话,她学的是会计学专业,对于公司的管理之类的东西基本上可以说是一窍不通了。
若真让她买了家电子厂,自己搞。
很可能不需要半年时间,李玉就能自己把自己亏个底掉。
毕竟,管理者与决策者需要的,不仅是长远的眼光,开阔的眼界,更需要懂得人情世故。
李玉或许不缺眼光和眼界,但是人情世故这一方面,她算得上是一窍不通了。
在这个人情社会里,因为不懂人情世故,而看着公司一步步破产的,多到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