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祚的倒行逆施连国人都看不过眼去,纷纷吟诵《墙茨》之诗讽刺他。《墙茨》是《诗经》里的一首诗,讲的是春秋时卫宣公劫娶了自己儿子的聘妻齐女宣姜后不久,他就死了。但是卫宣公的庶长子公子顽见宣姜美丽动人,风姿犹存,不禁也动了淫念,也与宣姜私通起来,生下了齐子、戴公、文公、宋桓夫人、许穆夫人。但纸是包不住火的。不久,这些宫廷秽闻就传到宫外,为国人所知。当时有人感于宫闱中的荒淫无耻,腐化乱伦,便作此诗加以讽刺。
诗中所讲“墙上蒺藜爬, 不可埽也,不可扫掉它。”其实是一种反语,墙上种茨,本是为了防闲内外的,明明公子顽和宣姜私通的事已传至宫外,但作诗人偏偏说墙茨不可扫除,宫闱秘事不可乱传,这是反语。这样写,其实就是揶揄和讽刺二人。
不但如此,张祚还在赵长、尉缉等人的蛊惑下,僭号称帝,设立宗庙,跳八佾之舞,设置百官,当然,张祚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所以称帝也是秘密的,对外依然自称凉州刺史,只是自己关起屋来过过皇帝瘾罢了。
张祚做的最错误的事情就是排挤走了大将王擢,王擢原本是后赵将领,常年与前凉大将张瓘征战,互有胜负,所以二人过节很深,后赵灭亡后,王擢先投降东晋,后又投降前燕,再后来又投降了前凉,前凉国主张重华很重视他,任命他为秦州刺史,这引起了大将张瓘的不满,便秘密支持张祚上位,但是没想到张祚如此下作,这让张瓘实在羞于与他为伍,便自行领兵去守枹罕郡去了。
张瓘走后,张祚更加的排挤王擢,甚至要发兵攻打他,王擢没有办法,只得投降了前秦,赶走了王擢之后,张祚又觉得张瓘太过强盛,对他的统治是个隐患,于是便又派兵攻打张瓘,张瓘忍不可忍,起兵反击张祚,国人早就受够了张祚的倒行逆施,于是便纷纷起兵响应张瓘,张瓘反攻到姑臧城之后,辅国将军宋混在城内起兵响应,张祚被乱军所杀,张瓘攻入城后,立张重华的另一个儿子张玄靓为国主。
前凉的混乱让前秦皇帝苻生看到了机会,他决定趁前凉国主张玄靓年幼之际,派遣征东参军阎负、梁殊出使前凉,引诱前凉向前秦称臣,同时,前秦的秦州刺史、晋王苻柳也写信威慑前凉,同时发兵河西走廊,威胁前凉的东部边境重镇金城郡,鉴于前秦的强盛,此时掌控前凉政权的张瓘十分惧怕,于是遣使向前秦称臣,同时宣布断绝与东晋的来往,这让前秦皇帝苻生十分满意。
此事传到东晋国内,朝野震动,再加上司马勋叛乱,段齐覆灭,同时前燕政权又出兵威胁刚刚收复的洛阳城,一时之间,帝国边境从东到西皆有战事,而此时穆帝刚刚亲政,血气方刚,他认为这都是桓温刚愎自用所致,于是便降旨训诉了桓温,桓温也是有苦说不出,从理论上讲,确实是他的责任,因为桓温是大将军、大司马、太尉,都督中外诸军事,现在国家有难,边境战事四起,不训斥你训斥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