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里一直是西北羌人的活动地盘。所以,外来部族鲜卑部要在这里立足,就只能用刀剑来给自己开路了。
可是,经过长途的跋涉,此时的吐谷浑部族只剩下区区的七百余户了,这个数量即便是在少数民族部落当中也算是很小很小的部族了。
但是吐谷浑就是吐谷浑,慕容家的公子都是天生的汉子,他硬是靠着这700余户部族作为基础,东征西讨,一点一点的发展,部落人数也一点一点的壮大,并最终成长为一个影响西北上千年的强大部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了中原王朝的历史进程。
再后来,在与羌人的作战当中,吐谷浑受伤去世,其长子吐延继位。
再后来,吐延在一次战斗中,被羌族酋长姜聪刺死,此时的吐谷浑部落依然不够强大,放心不下的吐延临死时嘱咐长子叶延一定要保卫白兰,保住吐谷浑部族。
好在叶延也是慕容家的雄主,在叶延的带领下,经过多年的努力,这支流亡万里之外鲜卑部落最终打败了羌族部落,并在沙州一带建立了慕克川城作为自己的大本营,同时又设置了司马、长史等官职,这样就有了初步的政权架构。
再后来,叶延觉得自己既然已经远离慕容部了,就不能再叫慕容部了,回想起爷爷充满悲情的一生,叶延不胜感慨,于是便决定以爷爷的名字吐谷浑为部落名字和姓氏,从此以后,这支部族便叫吐谷浑了。
吐谷浑是一个很善于学习的部落,在经历长时间的作战和交流中,他们发现了汉族的制度和人才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认识到这一点吐谷浑部落开始关注汉族的人才,开始留心吸收士人、并将吐谷浑内部官职如司马,博士等官全部由汉人来担任。
由此可见当时吐谷浑部落对待汉族士人的态度,这也对后来吐谷浑部落的崛起有重大意义。
而恰好在此时,由于中原混战,各族势力相互争斗,这也就给了吐谷浑部落崛起的机会。最终经过三代人的努力,至第四代叶延儿子碎叶在位时,吐谷浑部的势力范围已经到达了甘肃、青海一带。
实控东至洮河、龙固,西达赤水、白兰,北界黄河,南至大积石山。北邻后凉,东为西秦,拥有了慕克川、清水川、赤水、浇河、吐屈真川等多个人口规模都很大的城市。
吐谷浑部落的势力范围虽然不小,但人口不是很多,所以大体上发展其实还是很有限,但是这个时候吐谷浑已经有一定规模,因此可以和其他势力之间有了掰手腕的勇气,比如前凉、后凉、西秦等割据政权多次来攻都被吐谷浑击败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太初二年九月,何谦、高衡二人率军从陇西郡出发,正式进军吐谷浑。
至十月,晋军首先在库山一带发现了吐谷浑军的踪迹并击败了他们。
随后晋军分兵两路,何谦率军向北,出吐谷浑之右,高衡率军向南,出吐谷浑之左。
何谦的部下戴宝在曼都山与吐谷浑发生战斗,斩杀吐谷浑部一万余人。高衡率领晋军也在牛心堆、赤水源击败吐谷浑,俘获吐谷浑首领碎叶的心腹之臣慕容孝隽,缴获杂畜数万。
随后晋军继续进军,在乌海一带再次击败吐谷浑军,俘获大臣梁屈葱。
高衡的部下田次之在赤海大破吐谷浑天柱三部落,收杂畜二十万;高衡则俘获吐谷浑着名将领二十余人,杂畜五万,最终率军抵达了西域的高车国西境。
面对晋军雷霆万钧般的打击,吐谷浑首领碎叶被迫逃跑,何谦命手下大将戴宝指挥骑兵追击,击破吐谷浑余部。高衡、田次之等人则率军在荒原行军两千里,路过星宿川,到达柏海之上,在那里击破吐谷浑大将车重的军队。
面对大势已去,吐谷浑首领碎叶被迫自缢而死,碎叶的儿子视连率领吐谷浑余部选择归顺晋朝。
桓温封视连为单于、西海郡王,继续统领吐谷浑余部,同时在吐谷浑境内先后设立了西平、西海、河源三郡,行政上则一分为三,西平郡归沙州管辖,任命征西将军、护羌校尉高衡兼任沙州刺史,西海郡划归河州管辖,校尉戴宝为首任西海郡太守,河源划是凉州管辖,参将田次之为河源郡首任太守。
至此,吐谷浑臣服于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