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QB”,全称,即室内近距离战斗,是各国军方及警方的突击队、反恐怖特种部队等等特勤单位配合当今的环境需要发展出来的一种战斗技巧及战术模式,以应付城市中不断蔓延的恐怖活动、犯罪以及特种作战的需要。
简单点说,CQB跟中轴锁定射击一样,是一套系统,而不是死板的样式。
甚至,CQB里,包括了走位,队形,装备,情报,格斗,射击等等一系列的东西,而不是单单的孟广文以为的那样简单。
所以,孟广文从一开始,准备从后世电视剧里学到的,拿出来的复刻的,根本就是个错误。
也不能说是错误。
只能说,孟广文想的简单了,有点似是而非了。
有点不适合现在的情况。
就比如,孟广文和张天明还有吴国栋三人,明明是按孟广文提供的创意来的,形成了三人小组,有突击组,救援组,还有后卫。
虽然初期的时候,因为一些原因,看似这种形式挺成功的。
可是,后期,这种形式的突击,成效是越来越差。
甚至,在有些身经百战的队员口中,孟广文还听到过“瞎搞”这类的话。
孟广文刚开始还以为是因为小组中的吴国栋久疏战阵,跟不上节奏呢。
没想到换人顶替吴国栋之后,还是这样。
这就不得不让孟广文思考了。
这,到底有没有用。
不过,孟广文懂的变通啊。
既然所谓的CQB的站位不行。
那,祖传的三三制总行了吧。
还别说,孟广文还有张天明和吴国栋三人,试验了三三制的第一战斗小组的倒三角阵型。
由张天明和吴国栋充当小组凸前的两翼攻坚手。
孟广文拖后,变成第一主攻手,类似国外后期的精确射手,这一班组狙击手的存在。
这下,战术,一下子就活了。
使用的效果,还别说,真不错。
这下,孟广文开心起来。
继续的研究起来中外结合的“室内作战体系”。
不过,很快,孟广文和这些人,都发现了一个重要问题。
就是这套战术,别管怎么用,也别管多少人用。
都有个要求,
就是,使用这套战术,每个人的个人战斗素养,必须要高。
这下,孟广文、张天明和吴国栋三个人,有点难受了。
张天明和吴国栋负责两翼,还能好点,因为不管怎么说,从突进开始,大部分都是正面对敌,也就是孟广文要负责的很多。
他俩,大部分是警惕两翼敌人,还有孟广文换弹的时候攻击。
剩下的,也就是进门的时候,需要攻击门两侧的敌人。
要不,就是能起到给孟广文充当人墙的保护作用,让孟广文不受伤害的精准毙敌。
可是,他们三个,都40多了。
尤其是吴国栋最大,今年48了。
孟广文也45了快。
个人体质什么的,因为长期常年的锻炼,可能没差多少。
可是,反应上,有点跟不上了。
尤其是孟广文,因为他们这套三三制是倒三角,没有设置补枪的。
所以,大部分得靠孟广文的精准射击。
时间短,孟广文还好说。
时间长了,孟广文的注意力就有点跟不上了。
意识能反应过来,该射击了。
可是身体却告诉你,NO,你还没准备好。
这下,一招差,全盘输。
三个人被充当T的一群二十多、三十多的,正值身体巅峰的人,虐的死去活来。
没招的三人,只能充当上帝视角,看着张天明的队员,自己在那训练,然后指出问题,再继续练。
这下,反而让三个人也找出了好多的漏洞。
那能怎么办,练呗。
从持枪姿势开始,到队形的推进,解救人质,甚至徒手格斗,都重头开始,一点一点的练呗。
身经百战的老队员也开始感觉到了这套体系的方便性,训练的也积极起来了。
就这样,大家一点一点的,从无到有,慢慢的完善着。
这天,一大群人还搁着热火朝天的练着呢。
“张队,首长喊你过去。”
张天明的顶头上司的身边人,过来喊张天明过去。
张天明也没在意,跟孟广文他们打了声招呼,就跟着去了。
孟广文也就让队员自己继续磨合,他和吴国栋走到一边,点了根烟,瞎唠着。
时间不长,张天明就一脸沉重的样子,回来了。
“老张,咋了?”
孟广文一回头,正好看见张天明回来了,顺嘴就问了一句。
吴国栋听见孟广文喊着张天明,才发现他回来了。
不过一抬头,他也看出来张天明的脸色不对。
“是啊,老张,咋了?”
“唉,别提了,我们仨肯定要挨处分了。”
张天明叹了口气,才说道。
“挨处分?我们仨咋了就挨处分,你到说明白啊。”
吴国栋听见张天明这么说,顿时就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