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都若有所思,黑暗中彼此的神情都看不清。
方岚说这话也不是无的放矢,就目前已知的各种信息,赵泓、高伟杰、蒋东露,这仨人妥妥的高知、高干家庭。
也许过两年他们家里还是免不了遭受时代的牵连,毕竟那至暗的十年还没过去。
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几人随时会返城的情况。
队里为什么每天都有几件狗屁倒灶的事?知青院里为什么和谐不了?
既是因为地方落后,更是因为穷。
少数人富有只会引起更多人眼红,只有大家生活水平都不差了,别人才不会盯着你那一亩三分地。
当然,不知足的人即使自己生活的不差,也还是会嫉妒别。
陈小燕下乡的时候就没想过回城,她在城里听过不少知青的事,从有知青下乡开始,每年乌央乌央的人去到农村,但能回城的少之又少。
她也早就做好和家里人此生不复相见的准备,下乡之后,她也只有刚到第二天给家里写了封平安信,家里人一直没回信,她就再也没写过了。
此时听到方岚说以后知青可能有机会回城,她的第一反应是,回城了自己去哪?回家吗?不行,那已经不是她的家了。
紧接着又听到知青们大都是知识分子,回城是为了建设城里。
她这下心放回肚子里了,自己才上了两三年学,算不上知识分子,什么建不建设,自己没那本事。
这毕竟只是大家的猜测,以后究竟会怎么样也不是仅凭猜测就能断定的,还是过好当下的日子要紧。
“我打算以后上午上半天工,中午吃了饭也不午休了,就去山上,马上就要天凉了,听说这里气温下降很快,冬天干不了活,我要抓紧时间再挣点工分,天冷之后腌鸡蛋也卖得少,不能光指着它。”
杨芳芳跟着说道“那我和你一块,只上半天工也没多累人。”
高伟杰想到什么“咱们是不是也要多砍些柴了?宝根每天送的够用是够用,但也剩不了什么,咱们冬天的柴火要准备起来了吧。”
“是要准备起来了,到时候队里捡柴火的人会越来越多,咱们现在开始也能和别人错开,那我们俩男同志也上半天工,下午就去捡柴火吧,等差不多了再跟着你们采山货。”
蒋东露急忙说道“你们是不是忘了那些野果了?咱们不是说好忙完这些松子就去把野果摘了吗?”
额,大家确实没放在心里,不是说看不上那些野果,是真忘了。
蒋东露说完看其他人都不说话,她站起身把凳子挪到方岚身边“他们要上工,你明天陪我去摘野果好不好?”
方岚当然没问题,比起在地里干活,显然在山上自由多了。
“明天带上中午饭,咱们一路捡蘑菇上山,捡得差不多了就去摘野果,你可不许中途喊累。”
“喊一喊也不行吗?咱们在山上待一天哪?那些蘑菇你都认识吗?会不会摘到毒蘑菇?”
这个问题,昨天方岚就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