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上午陈小燕边上工边和队里的大婶大娘说起,这东北咸菜、酸菜怎么个腌法,她自己会做些小咸菜,但那是她老家那边的做法,和这边不一样。
问了几个人后她心里有底了,一些腌法确实不太一样,但会做饭的人往往触类旁通,别人说了具体的方式方法,注意事项,她一听就有底了,觉得自己按照人说的办法能腌好。
中午回去之后问了几人,都想腌些什么咸菜,以及算着要准备多少盐、糖、酱油甚至白酒,菜要在队里换多少斤,大家的咸菜坛子够不够,要赶紧洗了晒干。
方岚主要是想要酸菜和黄瓜、萝卜咸菜,自己再腌点老家的辣萝卜条,其他咸菜疙瘩、大头菜她不是很有兴趣。
下午赵泓和高伟杰拿上大家出的钱和票去县城买配料去了。
方岚去了福婶家花了3块五毛钱买了120斤黄瓜,200斤大白萝卜,20斤新鲜大蒜,20斤青椒。
回去之后院子里已经堆了不少菜。
“我们换了150斤黄瓜,100斤萝卜,100斤豆角,100斤茄子,大白菜也说好了过几天去换,咱们菜地的菜等月底好了,再摘了看是晒成干还是存地窖里都行。”
盐还没买回来,大家先把菜洗了,黄瓜和萝卜切成条,大蒜都剥出来,青椒洗了放一边。
方岚拿了10斤萝卜切成丝,准备腌辣萝卜干,切好的萝卜丝散开在竹匾里放屋檐上晒干水分,等过两天晒到八成干,加盐和辣椒粉揉搓,再装到无油无水的罐子里密封保存,过个十天半月就腌好了,腌好的辣萝卜干只要别沾生水,能放很久,直接吃就很好吃,炒腊肉炒大蒜更是下饭无比。
陈小燕还会泡酸豆角,他们菜地种的是油豆角,这100斤豆角是在队里其他家换的长豇豆。
锅里水煮开,放点花椒,和盐,几人的盐罐子都刮干净了,等水凉一些,倒入装好豆角的坛子里, 没过豆角,放一把蒜头,上面倒入一些白酒,盖上盖,放在阴凉的地方过一阵就变酸了。
豆角用了20斤左右,方岚想到酸豆角又忍不住想吃酸辣椒,所以坛子里还放了十几个辣椒。
忙完这些,俩男同志也回来了,粗盐细盐都买了不少。
这几百斤菜都要杀一杀水,用盆不都装,大家只得贡献了两水缸出来用着先。
缸里的黄瓜条、萝卜条、大辣椒放盐之后码好,上面盖上锅盖,再压块洗干净的石头,腌上一晚,明天再装坛。
剩下那些豆角和茄子都是准备晒成干,冬天用来炒肉炖肉都好吃。
几人都没闲着,一直忙到了天黑,都顾不上到了吃晚饭的时候。
方岚是最先停下来的,因为她肚子一直在咕咕叫“差不多了,剩下的明天再弄吧,咱们先先吃饭,我都快饿扁了。”
确实也忙得差不多了,大家一停下来相继也感受到肚子饿了,于是都回房做饭去了。
方岚想快点吃上饭,随便在菜地割了把韭菜,回屋打了5个鸡蛋,就炒了个韭菜鸡蛋,拿出之前放空间里的大馒头,一个菜,5个馒头,全部吃得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