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一下看到这些粮食她还没反应过来,弟弟和弟媳的房间里怎么会有两袋粮食和腊肉?
而且这苞米茬子看着也很眼熟,不和方岚回来那天去她家拿的一样吗?
所以这是侄女方岚留在这的粮食?
那她有这么多粮食干嘛留在这个要租出去的房子里?
不对,这粮食是她留下的,但是是留给自己一家的。
就说走那天方岚还一再和她说有空了来这房子看看,当时还说是怕房子久了没人住发霉。
她还奇怪,又不是三四月份,雨水也不多,怎么会发霉?
行了,现在说的通了,这死丫头,不知道咋回事,千里迢迢带了这么多粮食来,估计是不敢一次性拿出来,怕自己不收,才想的这么个招。
姚知微心里很不是滋味,她不禁想到方岚这次能回来也是因为要帮生产队卖山货,据她说,卖了好几百斤,那她是怎么一个人从下乡的地方又是山货又是粮食,纯靠她一个小姑娘家背过来的?
她都想象不出,这一路她得吃多少苦。
她回来一点没透露,报喜不报忧,让自己也跟着以为她真的没受什么苦。
她看着院子里的枯枝败叶一时愣了神,当初方岚告诉自己她要下乡的时候,她也是这样久久看着她没说话。
她是孩子的亲姑姑,她心疼,但她没有办法,她甚至在帮忙的时候还要看是不是留有余地。
有的时候看着一大家子人和乐融融围坐在一起吃饭聊天,她总是有一瞬间会割裂开来。
她就想啊,她出生的时候虽然还有战乱,但父亲和哥哥把自己保护的很好,弟弟十分懂事,家里小有薄财,和弟媳也是从小玩到大,感情深厚。
虽然后来大哥去当兵没了音讯,父亲也很快就去世了,但他在临终前将自己嫁给了一个憨厚本分的男人,公公婆婆也通情达理,她自己识文断字,有一个正式工的工作,儿女齐全,她可真幸福啊。
但是侄女呢?种田究竟有多累?秋收究竟有多难熬?她都没经历过,才十六岁的孩子,当初说要下乡,自己甚至都没有阻拦,只是想着抓紧时间给她准备些东西,多给些钱傍身。
她明知道带着两个四岁的孩子,她不可能嫁得到好人家,那为什么侄女劝说了几次自己就答应了呢?
她想着想着就泪流满面,仿佛还能看到去了的弟弟、弟媳满眼失望的看着她。
他们失望什么呢?自己又难受什么呢?
这些方岚都不得而知,但她要是在这里,就知道这是大姑钻牛角尖了。
可能在方岚父母的去世带给她悲痛的同时也带给她压力。
她是这三个孩子世上最亲的人,不知不觉她就把必须抚养他们长大成人的责任揽了过来。
但她不是单独一个人,她是有自己的家庭的,她在中间也经历过不少为难。
她觉得自己放手得太轻易了,一个半大的孩子去养两个更小的孩子,她为什么会脑子糊涂,就同意了。
方岚走后她一直在后悔,而想明白这些粮食是侄女留给自己一家的时候,这种后悔被无限放大,还伴随着愧疚,汹涌而来,瞬间把她淹没。
这个时候她一点也想不起来,自己一家在方岚下乡前和这次,给了她将近一百块钱。
就算她家有几个工人,要存下这些钱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