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奏折写的骈四俪六,过了许久才读完。
毛文龙读到后边,其实已经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只能是硬着头皮往下念,甚至还念错了好几个字。
但孔贞运却听的有滋有味。
等毛文龙念完奏折,他冲着朱由检拱手道:“陛下之意,是在准许朝鲜内附之后,把大皇子封到南洋为王,正如当年太伯一般?”
太伯是周文王的叔叔,这王位本该是他的,但他主动逃到江南去,把王位留给姬昌。
而太伯到了江南后,收拢当地土着,建立吴国,也算一段佳话。
孔贞运知道皇帝不打算让大皇子继承大统,心中巨石马上落下。
他立刻说道:“既然如此,臣支持朝鲜内附。”
听到他的话,其他儒臣都傻了。
自家反对陛下的旗手人物,怎么也突然跳反?
不过片刻之后,有心思活络之人,也转过弯来,听懂了陛下的意思,连忙跟着叩首。
“臣也支持朝鲜内附。”
朱由检听见越来越多的人支持,不由得露出微笑。
他开口道:“内附之事,终究还是要朝鲜臣民主动提出才是。”
听到这话,文武百官偷偷翻了个白眼。
皇帝这立牌坊的功夫,倒是愈发熟练了。
这会儿,孔贞运已经完成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他站在支持内附的立场,开始为皇帝出谋划策。
孔贞运认真道:“若要让朝鲜内附,陛下当做到三点。”
朱由检微笑道:“朕愿闻其详。”
孔贞运说道:“这第一,是对朝鲜免税三年,以收人心。”
对新获得的领土免税,本就是惯常操作,何况大明现在也不太缺钱,所以朱由检直接点头。
“准了,说第二条。”
孔贞运拱手道:“这第二条,则是朝廷要把当地两班贵族,全数迁走,最好是迁到顺天附近。”
听了这话,朱由检还没有什么反应,萧何倒是立刻跳出来叫好。
“孔大人所言甚是,两班在朝鲜颇有影响力,不把他们迁移走,便是埋下了霍乱的种子。”
朱由检一愣,随即想到大汉朝就曾搞过陵邑制度。
大汉每有一个皇帝死去,就从全国迁移富户,让他们去给先帝守灵,一方面充实了关中人口,一方面又削弱了地方豪强。
大汉靠着这一招,维持了一百多年的强盛。等汉元帝废除陵邑制以后,汉朝立刻就衰落下去。
现在孔贞运这个提议,与陵邑制极为类似,也难怪萧何拍手叫好。
朱由检道:“此条甚好。孔爱卿,这第三条又是什么呢?”
孔贞运正色道:“这第三条,便是新设立的朝鲜省,必须重新划界,把北边的山地,划拨给辽东。”
自从宋代以来,华夏的区划便热衷于搞犬牙交错。
说白了,就是一个省的险要关隘,必须划给临省。
这样,即便某省的封疆大吏想要造反,只要临省跟他不是一条心,那么这关隘便是他胸口的一把尖刀。
现在孔贞运要求把山地划出去,就是要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