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赵云回到明国使团的营地,徐光启早已站在门口迎他。
瑞典军进城时,赵云命史可法带人守在门口,史可法猜到徐光启定然心中焦急,于是便派了人提前回来报信。
徐光启这才略微放心。
但他本来就六十多岁,年纪大了,睡眠短浅,所以他即便是放下心来,也睡不着了。
干脆来到门口迎接赵云。
赵云看见徐光启出门,连忙下马道:“怎劳徐大人出门相迎。”
徐光启笑着说道:“赵将军此战之后,必然扬威欧陆,我出来迎你可不算什么。”
赵云摇头道:“您过奖了。”
他可没有把欧陆这边的名气当回事。
徐光启轻轻点头,他一挥手,留守营地的人马上送来酒水热菜,招待刚回营的将士。
将士们酒足饭饱之后,各自回帐篷睡觉去了,不过赵云精力充沛,且心中有事。
于是他拉着徐光启走到一旁,说道:“徐大人,我见那古斯塔夫恐怕不是成事之人,军事安排有不少疏漏,咱们是否要另寻其他势力交好,提前留个退路?”
徐光启说道:“赵将军,你这话从何说起呢?”
赵云便把古斯塔夫不肯追击敌军的事情说了,徐光启听完,哈哈大笑。
“赵将军,这军事上的事情我不如你了解,但这政治上的事情,你可就不如我了。”
赵云听到这话,倒也不生气,只是拱手道:“请徐大人为我解惑。”
徐光启笑道:“赵将军,你却不知,这联军虽说是一起起兵,但内部也有隔阂,互相之间也有防备。”
“何况这古斯塔夫又是外国之君,本不是这神圣罗马的诸侯,所以其他诸侯,倒是格外地防备这位国王大人。”
赵云不是愚笨之人,听徐光启说到这里,他也反应过来。
“这么说来,古斯塔夫不肯追击敌军,其实是怕自家军队出城追击之后,让其他诸侯军队趁机进城,而占到便宜?”
徐光启连连点头:“正是如此。”
赵云听完,放下心来,也回自己营帐补觉去了。古斯塔夫说晚上要宴请他,他总得精神饱满的过去。
但古斯塔夫这边,可没有时间睡觉。
城中千头万绪,都要靠他一言而决。
古斯塔夫召集手下群臣,一起商议大事。
古斯塔夫盯着地图,开口问到:“几座城门,全都被我们控制住了?”
一位将领点头:“回禀陛下,我们牢牢保持住了四座城门,城南莱茵河的码头,也派人看管起来,绝不会让其他友军进城。”
古斯塔夫听完,满意点头。
城外那些人虽然是名义上的友军,但却难以放心依靠。
其实神圣罗马这乱子,早就压制不住。
皇帝多年对外作战,总是输多赢少,为了搞到金子填充国库,不免又对诸侯大肆盘剥。
而诸侯手头没钱,只能对着自家领地的百姓刮地三尺。
老百姓日子越是过不下去,就越要造反,信奉改革派,皇帝就又要派兵去剿灭。
如此,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倒是与历史上的明末颇为相似:
大明为了平定建奴,就要征收辽饷,结果征税之后,百姓日子过不下去,就投了农民军。
尤其是这小冰河期,可不仅仅是作用在东方,西方这里也是一样。
万幸是有美洲来的土豆,所以欧陆百姓的日子,还能稍微好过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