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奥斯曼使者沉默良久,知道自己不拿出些真东西,恐怕无法劝说蒙古南下。
于是他从怀中摸出几封信件,交给赵敏。
赵敏接过后打开一看,见上边都是波斯文字。幸好她这数日间勤学苦练,已经能看懂大半,倒是不用再另找翻译了。
她看完之后,皱眉问道:“贵使,这波斯东北边的部落,真的已经投靠你们奥斯曼了?”
原来这些信件,是波斯东北部的许多部落,写给奥斯曼国的效忠信。
那使者轻轻点头,心中其实颇有些不甘心。
这些部落投靠奥斯曼,其实都是他自己一手经营,本来想着,若是前线能大败波斯人,波斯国内必然人心浮动。
到时候他跑到波斯东北,鼓动当地部落造反,从东边掀起乱子,让他们奥斯曼军队趁机打入波斯心腹。
等到战后,他凭着这份大功,说不定能当个波斯帕夏。
只是到了现在,这使者眼见自家军队,恐怕都无法轻易拿下巴格达,自己这谋划,连最开始的前提条件都达不成。
于是只好拿出来,作为劝说蒙古军队南下的筹码。
奥斯曼使者叹了口气,说道:“当年那伊朗的开国君主,起家时靠的是七个部落,而那七个部落所信奉的教义,却并不是通行波斯全国。”
“波斯东北部的大片地盘,他们信的教义就不同于波斯国王,反而是与我们奥斯曼相同。”
“于是我只是稍加挑拨,就让他们起了反心。”
其实这不过是奥斯曼使者,往自己脸上贴金。那些部落有反心不假,但却跟他的挑拨无关。
纯粹是这些部落,看见波斯在一天天衰落,本能地起了南下打草谷的心思。
就算在真实历史上,推翻现在这波斯萨法维王朝的,正是波斯东北部的部落势力。
倒是和历史上大明的走向,有那么几分类似。
赵敏其实也隐约猜到,奥斯曼使者话中有些夸大,但是她还是问道:“不知道这些部落能发挥什么作用?”
那使者说道:“波斯东北部边境,西起里海,东到莫卧儿国的西北边境,足有两千七百余里。”
“漫长边界之上,不过是依靠着四五座坚城作为依靠罢了。只是这边境线上,大多都是荒漠,大军无法通行。”
“所以只要掌握着几座坚城,卡住关键要道,倒也还真能保住边境的安宁。而那波斯人自然知道利害,往这几座坚城中移民,同时驻扎大军。”
“但是,这些坚城南部的广袤荒漠之外,却还有许多绿洲和半干旱的草原,生活着大量的部落,只要我发动他们造反,断了这些坚城的后路。”
“到时候贵国大军南下,岂不是很快就能拿下坚城?等敲开这层坚固的外壳之后,就是波斯国脆弱的腹心,任凭蒙古铁骑纵横。”
赵敏听了这一番话,倒真有些心动了。她本来的打算,是通过山间小道,偷袭波斯。
但这一路颇为不易,后勤也无法保障,就算真的偷袭成功,也未必能拿下波斯的都城。
到时候大军后路无着,反倒是陷入险地。
但如果有了这奥斯曼人的帮助,真的发动起那些部落,倒是没有了这个忧虑。
不管是真的攻破那些坚城,还是走小路偷袭波斯都城,都是可选项。
赵敏沉吟一阵,对使者说道:“贵使,你我二人不必再绕圈子,我只问你一句,贵国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您自己想要的,又是什么?”
听到赵敏的问话,那使者沉默良久,才叹了口气,说道:
“我国皇帝想要的,自然只是巴格达。皇帝满心想的,就是安定东部边界,然后调动全国兵力,攻破维也纳,饮马多瑙河。最好是一路拿下整个神圣罗马,建立万世功业。”
“但我却知道,这想法……有些太夸大了。我们奥斯曼能平灭波斯,就算是难得的胜利。”
“至于我本人,只要有个帕夏的位置,就心满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