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沐王府坐镇西南,已经有二百多年。
这一任沐王,眼看着大明逐渐复兴,心中即是高兴,但又有担忧。
他所担忧的,就是朝廷哪一天要改土归流,收回沐王府的地盘。
现在沐王听说大明要远征印度,立刻就来了精神。
沐王心道:“若是在此战中立功,到时候我给皇帝上奏,自请改封,带着家小到印度去做个国王,皇帝必然同意。”
“如以此来,虽然丢了这持续二百多年的祖业,但也不至于做个太平王爷,手里还有地盘,可以继续作威作福,岂不美哉?”
于是沐王府发起了大动员,竟然调集了两万兵丁,全都送到军前效力。
只是这些军队,自然不如朝廷的士兵精锐。
只有少数人装备了火枪,全军上下更是只有十门火炮。
但韩信看见这些军队,却并不嫌弃。
比起南洋各国的军队来,这沐王府的士兵,反而堪称精锐了。
韩信对沐王问道:“沐王,您可知道这印度近况?”
沐王抚着胡须,点头微笑:“那莫卧儿当代国王,确实是一代明君,只是他们莫卧儿开国多年,早已没有了当年的精气神。”
“只是他们的朝廷,竟然还有着开疆拓土的心思,不停对周围的土邦开战。”
“那莫卧儿军队四面出击,军力分散,倒也不一定都能击败土邦。”
“譬如我国西南,也即莫卧儿东北的番邦,阿萨姆。那莫卧儿集合数万大军,费了十年的工夫,竟然都没有彻底征服此处。”
“我军若是向西南进军,这阿萨姆必然倒向我方,到时候我军又平添了上万人的帮手。”
沐王说完了阿萨姆国之后,又对韩信介绍了其他情况。这沐王府久在西南,最是了解印度的虚实。
韩信听完之后,连连点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了您的这些情报,这一战,我可就更有信心了。”
“请沐王放心,此战过后,我必然亲自向皇帝上奏,准许沐王府西迁。”
沐王听到这话,喜出望外,对韩信道:“若此事能成,沐王府上下,永不忘记您的恩情。”
韩信领着沐王府的两万大军南下,与番邦的军队,合兵一处。
东吁、暹罗、沧澜等国,早知道印度富庶,想要去印度发财,只是苦于有心无力,这才作罢。
现在大明挑头,要带着他们西征,这些小国哪里有不从之理?
于是他们尽发国中大军,几个大国,连着十几个小国,竟然也凑出了八万大军。
加上沐王府的两万军队,韩信手中,已经有了十万大军。
但韩信却知道,这莫卧儿能征服大半个印度,也不是易于之辈,国中雄兵也有十数万。
贸然进军,说不定也要吃个小亏。
韩信眼珠一转,目光投向了达卡。
他微微一笑,将手指放到了这个港口之上,对着诸国将军说道:
“诸位,我有一计,名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