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的这笔钱,我们每年会提取30%左右作为我们律所的公共积累,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项额外支出和风险,另外70%的费用我们才会拿出来,给各位合伙人作为分红。”
“在分红的方式上,我们经过多次的比较和讨论,目前我们所采用的是贡献点方式的分配机制。每名合伙人会有一个初始的贡献值,如果这名合伙人在律所知名度提升、律所市场推广、律所日常管理、律师内部培训等等方面有付出的话,这些都有详细的贡献点计算标准。如果没有对应的贡献点计算项目的话,也会参照最相类似的项目贡献点来计算。”
张远说着,给李想递了一份《合一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激励及分红管理办法》。
李想虽然还没具体看管理办法的内容,但是听到张远的介绍后,他已经明白了张远说的意思。
因为律所这种组织和一般的公司不一样,一般不存在股权或者股份的说法,这样就给每年的分红带来了不便——没办法直接按照股权比例来分红。
同时,律所的特性决定了它本身并不是像公司那样谁出的钱多,谁就是大股东,谁出的钱少,谁就是小股东的情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合一所目前的7个合伙人不存在大股东和小股东的问题。
但是,如果就按照7个人平分的方式来分红的话,很容易就会造成“多干活的人”和“少干活的人”拿一样分红的不合理情况。
所以,一套既能够体现大家地位平等,又能够考虑到每个人贡献程度并给予激励的“贡献点制度”就被提出来,并在合一所落地使用。
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初始的贡献值,所以即使像李想这样后来晋升的合伙人也不会“颗粒无收”,只是因为是下半年才晋升,所以李想只能拿到一半的初始贡献值。但是,李想上次获得的案例奖和李想来到合一所的创收情况都会给他带来一部分的贡献值。
李想翻到《合一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激励及分红管理办法》的附件《贡献值对照表》,表格分成了八大类事务,每类事务又按照小类别和积分事项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可以看出,这样一张表格肯定经过大家的反复讨论和打磨。
“李想,对这个管理办法你有什么意见吗?”张远看向李想笑着说道。
“哈哈,师父,我没有意见,完全同意大家的英明决策。”李想也笑着说道。
“哈哈哈,”会议室里的大家也被李想的这句话逗笑了。
“好的,总体情况那就和大家介绍到这里,下面由董律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所关于人员方面的事情。”张远说道。
“好的,那我就和大家说明一下截至到目前我们所的一些人员情况,我们所目前执业律师(含合伙人)、实习律师加上行政一共是三十二个人,其中……”董律师用他拿富有磁性的嗓音和大家介绍了一些人员变动的情况,包括行政的人员的更换和执业律师、实习律师的人员变动情况。
“关于律所的内部培训这一块,能不能请李想律师给我们所的年轻人做一次内部培训的讲座?”董律师说完看向李想。
李想本来正津津有味地听着董律师的介绍,突然发现自己突然被cue到了一下。
迎着董律师的目光,李想回答道:“没问题,董律师,就是不知道对于讲座的主题有没有要求?”
对于内部培训讲座这种事情,李想自然不会虚,咱既上过电视,也讲过课,这种律所的内部讲座对自己来说更不存在什么难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