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赵惠王封他为赵武安君。
楚国的项燕也因其英勇被楚王封为楚的武安君。
战国时代,另一个武安君就是鬼谷派的代表苏秦。
苏秦被赵肃侯封为武安君。
后来他代表六国出使,佩带六国的相印,实行合纵策略。
使六国与秦国对峙。
虽然武安君的名号声震天下、
但是历史记载,武安君的最后结局并不好。
白起虽然无人能敌,但最终他自刎而死。
李牧成功驱逐匈奴,多次击败秦军。
但最后因秦国贿赂的郭开采用的离间计被赵王杀害。
项燕虽然多次打败秦军,但最后被王翦击败,在混乱的战场上牺牲。
苏秦是燕国派往齐国的内应,五国联合攻秦。
齐国同时攻打宋国,燕国的大将乐毅领导五国联军回来抵抗齐国。
齐国发现苏秦是燕国的间谍,因此苏秦被暗杀。
可见,这几位武安君的最后命运都是悲剧。
然而,首次对赵国的失败,并没有改变秦王赢政消灭赵国的决心。
不久后,秦王发出了第二次攻打赵国的计划。
并任命王翦作为这次战争的统帅。
当初的首次赵国侵袭。
虽然王翦也算是参与者之一。
然而他并没有将战争打完,只打了前半场。
这让秦王对于这场败仗,把责任全推给了指挥者桓。
于是,王翦带领的秦国大军,像洪水般汹涌而出。
那场对赵国的失败,让王翦明白了自己的战术需要调整。
他决定南北齐出,派出北路军进攻井陉,南路军则同时发动攻势。
面对这场挑战,赵国的李牧精准预测到秦军可能从井陉东下。
于是他调动军队在井陉做防御,并指派曾是秦官的司马尚负责保卫邯郸南方。
在李牧的巧妙布局下,以漳水和赵长城为支点。
赵军一次次攻击秦军,使得秦军难以快速取胜。
李牧因此下定决心,决定采取南守北攻的策略,集中军力分别击破秦军。
他将司马尚留在邯郸南端守卫长城线。
自己则带领主力北进,对远程侵犯的秦军进行反击。
李牧无疑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他对战局的判断敏锐准确,战术无比精准。
在番吾附近,秦军与赵军交战,李牧带领军队猛攻,秦军败走。
接着,李牧带军回邯郸,与联军共同攻打南路秦军。
得知北路军已被击败,秦国南路军短暂交战后就开始撤退。
尽管这次侵赵战争是秦国名将王翦主导的,但是最后结果依旧是失败。
这两次对赵战争的连续失败。
对秦国士气是个巨大的打击,死亡士兵人数已达四五十万。
这个数字是极其恐怖的。
虽然王翦指挥的这两次战争都以失败收场。
秦王并未对他追究责任,反而安慰他不要把这次的失败放在心上。
秦军败讯传来。
赢臻立刻去见秦王赢政,直言要出征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