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呀,二爷爷,你稍微一等,我锁上屋门。”
二爷爷这段时间还真是没少忙活,各种类型的药材,分门别类的装了八个麻袋。
“成子,我听说老刘头今年又采到了一棵大黄芪,咱早点儿过去,还能瞧见。”
“多么大?山上哪儿还有这东西啊?”
其实黄芪还是挺常见的,山上都有,不过那种很大的特别少,基本都是一些小苗苗,不值多少钱。
“嘿,我听他说得一米二长呢!我看过最大的也才不到二米长而已,估计得长了三四年吧。”
“这么长啊?他从哪里找的啊?”
“他天天到处跑,有时候还直接住了外头,满嘴里没有一句实话,谁晓得他从哪里找来的,一会儿见了他,你可别瞎说哈。”
“二爷爷,我都懂,我还能把你卖了呀!”
两个人手提肩扛,一直出了村口一里地才找到了那个收药材的,他骑着一辆脚蹬三轮车,里面已经放着不少药材了,一靠近就能闻到浓郁的药材香。
“老刘头还没过来呀?”
“没呢,你去迎迎他呀。”
“嘿,我才不去嘞,他有儿有女的,我凭啥去管,先把我这些称称卖了吧。”
收药材的拿出小钩称:“行呀,你今年还弄了不少来。”
“这回那个板蓝根多少钱了?还有那个紫花地丁多少钱了?我今年弄这个挺多的。”
“那个小紫花今年不贵哦,那个东西多,好采,我都收到了不少了,也就几分钱一斤,你年年都卖给我,我肯定不会骗你哦!”
药材贩子先把紫花称了称,抬到二爷爷的眼前:“你瞧你瞧!高高的,四十九斤半呀!”
“你直接五十斤不就行了!还半呢!”
“我还没去袋子呢!去了袋子都没有四十九斤半!”
“这个袋子我又不要了,都卖给你!这个麻袋还一分钱一个呢!”
“行行行!五十斤就五十斤!我那回亏了你了!”
“拿错了!那个是连翘!你把账记好呀!成子,你认字,你再记一份账,这个人写的啥字啊!我都看不出来!”
半个小时,二爷爷的药材都称完了,杂七杂八就有十几种药材,药材贩子和王成就趴在车子上开始算账。
“呦!这不老刘头啊!这是扛着你的黄芪王来了!”
二爷爷几步上前,从老刘头的肩上接下来那根黄芪,拿在手里颠了颠:“这得十斤吧!”
“九斤八两!”
“呵!可让你发财喽!”
王成也闻声过来,一根细长的黄芪映入眼帘,黄色的根茎一直散发着淡淡地香味,可能采回来有段时间了,表面已经有些皱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