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从屁股上来说,无论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尚原的家庭都不是那些会受波及以及批斗的成分。
从既得利益上来说,尚原是受益者,好像也无法对着这事情说些什么。再说,这是收归国有了。
不像后世有些人,提起这10年就是破口大骂,尚原不理解这些人的目的。
如果祖辈是受冲击的人,尚原还能理解,毕竟动了你的蛋糕,可要是既得利益者,还这么骂,要不就是用心险恶,要不就是没脑子,别人怎么说就是什么。
有的时候,尚原想起后世一些“企业家”的所作所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人地位待遇还不如资本主义国家的,人资本主义丢来糖衣炮弹还不让老百姓尝一下,尚原就感觉当初对他们做的还不够。
而且这有些人富起来都是不干净的,比如说尚原前世看的四合院小说里就有读者评论,他们那里有一个原来的大地主家。
祖上是清朝的官僚后来是保安团的团长,欺压百姓,还开大烟馆,卖大烟,那10年受到冲击,受了罪,可是愣是什么都没有搜出来。
可是一到改开之后,人家就突然去外地几年就发财了。
在刚刚改开政策不明确,还有投机倒把罪,很多物资都要批条的时候,这出去短短几年,就发财回来了?
这也太儿戏了吧,回来几年,人家就承包了私人煤矿,开办各种企业。
趁着世纪初煤矿行业的黄金行情,很是发了一大笔财,虽然后来煤矿企业的红利消失,再加上管理不善,倒闭了一些公司。
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名下还是有很多的公司,房产,甚至县里面还有市里面几个行业都是人家执牛耳,资产还是不得了。
这个评论的真实性,尚原不了解,也无法求证,不过想来是存在这样的情况的。
对于这些人,尚原觉得他们受那10年的罪完全合情合理,再加上10年也是应该的。
当然了,对于那些正经积累下来家业的,尚原很抱歉,不过这也不是尚原能决定的事情。
另外还有那10年的知青问题,这个人云亦云的就更多了,那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城市里这么多人,很多人还没有工作,而农村生产力还没有跟上,有限的粮食根本养不活这么多人,只能采取这样的办法。
就好像《血色浪漫》中,主角一行人整天没事干,打架惹事,美其名曰“顽主”。不下乡建设祖国的农村干什么。
浪漫倒是浪漫了,只不过这是属于大院子弟的浪漫,如小混蛋等就只剩下血色了,虽然小混蛋该死,不过这怎么也不是这些大院子弟应该做的,这是公安机关的事情。
而杀人凶手黎援朝进去以后就不断减刑,甚至改开以后,立马就开办公司,利用父辈的影响力开批条倒腾物资赚钱。
像主角钟跃民刚转业,不想干分配的工作,还可以去黎援朝的公司,利用父辈在四野南下部队的影响力赚钱。
不然钟跃民这生意水平,凭什么开这么高的工资。就连当初能去当兵,还不是下乡的一个县的革委会主任都是父亲的部下,靠着人家的推荐去的。
否则就钟跃民这浪来浪去的,换了一般人,那早就饿死了。
反观钟跃民的同学李奎勇,老老实实,兢兢业业了一辈子,还不是没什么好下场。
不过要是李奎勇不去乡下,肯定早就饿死了,不像钟跃民等还可以有一些家里的帮衬。
“夫人,你看看,我这次可是好不容易这才找来这些好东西。”正在尚原神游天外思考这些历史哲学伦理问题的时候,楼上传来的声音打断了尚原的思绪。
随后,就传来了一阵温柔的女声,“亲家,我们现在也是一家人了,娥子也叫你妈,怎么还叫我夫人呢。”尚原听出来了这声音,正是娄夫人,也就是娄晓娥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