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和长孙皇后聊了一会儿,就有宦官来禀报房玄龄他们到了办公室。
李二带着李俊去了。
“怎么样,各位叔伯现在知道火车的好处了吧,这玩意不仅能拉人拉货,更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毕竟缩短了来往的时间”。
“陛下,臣赞同大皇子的观点,看来这蒸汽火车确实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东西”,反正每次都是房玄龄先出来说话,这都是一种默契了。
“是呀,这要是全大唐每一个地方都通火车了,一但那里有问题,不管是是朝廷官员,还是赈灾物资,再或者是平叛,瞬间变能达到出事地点,这对于加强我们的统治百利而无一害”,李靖的分析很客观,只是有一条他没有说道。
那就是火车将加强各地的物资来往,极大的促进商业往来贸易,这样国家的商业税将大幅提高,到达一定的时候,甚至可以取消农业税,光商业税就够国家用度了。
李二一听,取消农业税,那农民的好处多多,自己的威望更大。那自己还不是千古一帝嘛。这将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功劳。
李二又在哪里咦咦歪歪的胡思乱想了,李俊不得不提醒一下。
“各位,愿望呢是好的,不过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这事的一件一件去办,这路也得一条一条的去修,不要急功近利,多想想隋炀为何明明是好事却引得民心大乱”。
李俊的提醒恰到好处,包括李二在内,都在认真思考。
“父皇,你别好大喜功,我估计这铁路没个几十百八年的不可能把大唐全部铺上铁路的,取消农业税你估计是看不到的,你的留点事给你的后人做吧”。
一上午,都在商议有关铁路的事,最终达成共识,以长安为中心,未来20年内建成三纵俩横的主铁路网。
本来李俊是想直接把后世的三纵三横的主干线弄出来,考虑到西南方向的施工难度,还是放弃了,等什么时候及技术上来了再修建吧。
当然了,第一条线路,从长安至大连的铁路线必须第一个修建起来,反正俘虏多,再等一个月天气变好,估计薛仁贵那边也要开始用兵了,到时候俘虏会很多很多。
“那个,陛下,大殿下,老臣想问问,修这一条路要多少钱,你们知道的,虽然国库里有些闲钱,但是还得留一部分作为备用金的,能拿出来的不多”长孙无忌作为掌管天下钱粮的户部尚书,这时候虽然他不像说,但是不说也不行。
李二转头看向李俊。
“这可能需要很多钱,虽然具体什么情况我现在不知道,预算还没做,但国库那里的肯定是不够的,不过没关系,咱们不是有大唐建设银行吗,就用铁路为抵押,到建设银行去贷款就是”。
这是一个好的办法,不仅是修铁路,其他各项项目都可以这么干。
长孙无忌一下子眼睛就亮了起来“对呀,有个建设银行,以后自己还会没钱,大不了找银行贷款吗,反正自己在大唐建设银行有股份,这也是给自己增加收入嘛”。长孙无忌还是很聪明,都会举一反三了。
在皇宫吃了午饭,李俊就离开了皇宫,着急的回到自己府里。
这次回长安的事情已经办完了,该做的大方向也告诉他们了,剩下的事情就让手下人去做。
这次回来,李俊计划明日就出发回大连,这次他的把自己的家人们全部带过去,所以这会儿,大家都在收拾行李。
第二天一大早,李俊带着他的老婆孩子们来给李二和长孙皇后辞行。
没想到的是长孙皇后也收拾好了一大堆行李,也要跟着李俊去大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