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被院子里打闹的孩子拦住,根本进不去屋门,想叫个孩子给他们进去通个气,可孩子们正打的热火朝天,无暇理他们,两人只能站在院里干等着。
可能是闹的实在太过,过了半天,终于从屋里出来一位三十多岁的妇人,手拿鸡毛掸子,追着孩子们一顿乱打,嘴里骂道:
“真是造了几辈子的孽,养出你们这一群讨债鬼来!成天除了吃吃吃,就是闹得大人不得消停!再这样闹,全部后院跪着去,不许吃午饭!”
孩子们乱哭乱叫,一窝蜂夺门而出,各奔东西很快跑远了,只剩下宋婉梅和赵祈安。
宋婉梅向赵祈安介绍:“这是咱们这辈儿的大嫂,是宋楠大哥的媳妇儿,以后你也称大嫂就行!”
赵祈安赶紧上前作揖行礼,口称“大嫂”。
楠大嫂钱氏刚才显然并没有发现他们二人,凶悍的样子被人看到很有些不好意思,讪讪的上前招呼:“哎呀!是婉梅妹妹带妹夫来了呀!来!赶紧进屋坐吧!”
随钱氏进屋之后,见屋里人很多,都是大房的媳妇和一个未出嫁的姑娘,正在临窗的大炕上,围着做冬衣鞋袜。
钱氏向上首的一位年近花甲的妇人道:“祖母,六房婉梅妹妹过来了!”
宋碗梅也赶紧上前施礼:“侄孙女给大祖母请安了,大祖母近来身体可好?”又转头叫赵祈安,“这位是大祖母。”
赵祈安也上前两步:“侄孙婿给大祖母请安!”
又给赵祈安介绍了屋里的几位伯娘、婶娘、堂嫂、堂妹等。
余氏抬了抬眼皮看了他们一眼,问道:“这就是你招来的上门女婿?”
宋婉梅称一声“是”。
余氏继续她手里的裁衣动作:“昨儿的事,我已经听你们大伯公说了,说本来是去娶媳妇,结果娶来个女婿,既然老太爷已经发话了,那你们好好过日子就是,我们这边儿人口多地方小,没有你们自己院子舒服,就不留你们吃饭了,你们早些回去吧!”
两人在大房里,茶水也没有喝上一口,就被余氏打发了出来。
去二房的路上,赵祈安悄悄问宋婉梅:“梅姐姐,咱们是不是得罪过大房?为何他们……”
宋婉梅冷“哼”一声,道:“你别理他们,他们这是‘红眼病’,自家不想着好好过日子,总想借老太爷的名头占各房便宜,见别人若比他们过的好,成天就阴阳怪气。”
余氏是大伯公宋怀钰的继室,大房有五个儿子,前面两个宋鸿和宋涞是原配生的,后头三个宋沣、宋沅、宋汀是余氏生的,这五兄弟的儿子加一起又有十多个了。
本来大伯公也打算学老太爷那样,儿子们都娶媳妇后,就让他们分家另过, 可余氏想跟自己亲生的儿子一起,不想跟继子过活,本来这也是人之常情,谁生的跟谁亲么!
可老规矩讲究长子养老,坏规矩的事大伯公是绝对不做的。
总不能父亲跟长子过,母亲随别的儿子过,这不是做儿子的能干出来的事。
还有,老太爷当年给儿子们分家,将自己一辈子打拼出来的近千亩良田平均分给七个儿子,说好除了养老的大房外,其他几房每年都要给老太爷孝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