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区房产商调查的结果令他们失望,蓝玉新区的销售手段并不高明,就是房产挂钩工厂。
房主掏钱办厂,给业主住户提供工作,住户拿到工资每月供房,那钱其实就是房主的,相当于把房子卖给他自己,赚到的只是廉价的人工。
手段看起来不高明,但是很实用。特别适合穷人,因为他们掏不出钱来买房,唯一的利用价值是一身力气,不值钱的时间。总体来说算是一种双赢吧,双方都认为自己赚到了!
资产雄厚的大地产商对这样的模式不感兴趣,因为他们开发的都是高档小区或者别墅群,所需要的业主全是富豪人家,就算给穷人机会,他们也背不起房款,打几辈子工都没用。
小地产商望而兴叹,他们玩不转蓝玉模式,平常的交易都是用现金结算,根本不允许业主分期付款,因为扛不起风浪,本钱压的太多,容易造成资金链断裂。
中产商倒是想复制蓝玉模式,但合适的厂家却不好找,谁能保证房产挂钩的那几十家工厂长盛不衰,红火几十年,谁都不敢承诺这样的话。
包括风头正盛的吴老板,他都没有在公开场合表态自己能把多家工厂维持住几十年。
他不表态,但当地人对他有信心,这才是蓝玉模式的真正核心,入驻新区95%的业主是本地人,是他们撑起了新区房产。
照搬蓝玉模式,得有人买单才行,即便有好工厂也得让员工甘心情愿的入坑才可以,否则房子修起来照样卖不出去。
商界同仁提起吴老板都竖起大拇指,夸他确实会做生意,做一行兴一行,跨行作业照样风生水起,几年时间就崛起了,将来在香江富豪圈必然有一席之地。
很多商界人士慕名拜访,奈何吴老板闭门谢客谁都不见,给的理由是新区初创,事务繁忙无暇分身,只好对拜访之人说声抱歉了。
此时的吴老板确实是焦头烂额,买房的实在太多,销售部近段时间通宵达旦营业,财务部数钱都数不过来,好些会计数钱数到手抽筋,换岗休息了!
增加人手延长时间,倒是缓和了紧张局势,但新的麻烦又出现了,先前放出来的那批岗位早已经被抢完,后续乏力拿不出岗位来。
还有大批业主要工作,缺口十分巨大,尚缺几万个岗位,这么多人嗷嗷待哺,如果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眼前的大好局势顷刻崩塌。
商会会议再次开启,大家集思广益却想不出好的办法,以前出项目却没有成功立项的那些领头人,积极推销自己的生意项目。希望把它开起来,分担一些岗位压力。
大家觉得可以,会长也点头同意,但他就是不投资,其他成员见状哪敢投,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事情没成,问题也没有解决。还是摆在大家面前,与会者吵闹半天没有结果。
吴会长头痛不已,举手示意大家安静,随后让每个商会成员挨个说解决方案,至少得提一条。吩咐秘书记录下来,综合大家的意见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