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些许盘缠而已,某虽不知这察举有何效用,但某弟既然有所期待,想必是大有可为之处,又岂能不去?”
陈伯斩钉截铁地说道,又是三口两口地吃完粟米,转身便走回田中,更加卖力地劳作起来。
只留一脸愧疚的陈平望着自家兄长的背影久久难言。
陈平不知道的是,即便没有通过这次县试,但只要去了阳武县,就会有一个泼天的富贵在等着他。
“师兄,这陈平到底是何许人也,竟然值得长公子和钜子如此耗神费力?”
一名身穿粗布麻衣,脚踩草鞋的汉子对着同行者问道。
“吾也实在不知啊,这远在咸阳的长公子和钜子,是如何知晓咱们这阳武县中会有一大贤?还是根本无从寻找的大贤。”
同行者一脸无奈,但是还是麻木地说道:
“但是已有成命,还是继续寻觅罢,到手的铜钱总不是虚假之物,阳武县中既然无有此人,那便去周边乡邑寻觅一二。”
“依吾所见,与其如此这般苦苦寻觅,不若静待那察举县试之时。
若其人真有真才实学又怀才不遇,必然不会错失此次良机。”
先前发问的汉子却是不愿再做如此徒劳无功的寻找,转而提出了一个取巧的办法。
“蒲晋,尔何时有如此急智?”一旁的师兄惊讶地看着师弟,但终究还是摇了摇头: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且不说那陈平能否得中尚在两可之间。
吾等既身为墨者,自当遵从钜子号令,更毋论是如今已入罗网,月月得钱奉养,岂能如此玩忽职守?”
那被唤作蒲晋的墨者听了自家师兄的告诫,心中颇有些许惭愧,恭敬受教道:“邓师兄所言甚是,吾等还是一一寻访罢。”
这二人正是阳武县中的墨者,在匡当从墨胜手中接过罗网之后,几乎所有能直接被秦墨接触到的墨者都被吸纳进入到罗网之中。
而蒲晋和邓桓师兄弟便是其中一员,又因为地处阳武的原因,顺其自然地便接到了扶苏寻找陈平的任务。
奈何昔日扶苏只告知匡当其人是三川郡阳武县人,却是不知如今还未发迹的陈平整日只能在乡里无所事事,在阳武县中根本无甚名声。
因此蒲晋和邓桓二人苦寻多日也是无所收获,又不敢再向上质询,只得默默将排查范围扩大到附近的乡邑之中。
“莫要心急,隔郡寻那韩信之墨者不也是一无所获?
未有官身便不得查询名册,吾等墨者要寻那一二声名不显之辈又如何容易?”
邓桓对着蒲晋安慰,毕竟罗网现在只是个见不得光的组织。
无法得到大秦官方的支持与助力,全凭各地墨者自身积累的人脉和资望完成任务,效率自然没有多高。
蒲晋听了自己师兄的安慰,心中也是稍稍安定下来,出言附和道:“是极,说不得吾等还要早于同僚寻到那陈平呢。”
师兄弟二人相视一笑,却是丝毫不知隔壁东海郡的墨者同僚们进度已经超过他们太多,马上就要完成寻找韩信的任务了。
感谢“木木的13号”的两张月票,感恩。
明天五更补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