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陈平属实不知为何,还请太子殿下不吝赐教。”扶苏此言一出,陈平算是彻底有些傻眼了。
任他才智再是举世超绝无双,那也想不出来这远居咸阳高高在上的太子殿下是如何做到此事的。
若真有一二途径可供猜想,那他陈平又岂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试探邓桓和蒲晋?还不是因为此事太过蹊跷。
“不怪尔难以想象,即便是本宫每每思及也是不敢置信,这世上竟真有神人梦中相授其事也。”
扶苏故作感慨,一如昔日在韩信面前之所作为,太子身份再加上神话色彩缠身,已经足够为扶苏收服人心。
“本宫初入朝堂之时受风邪入体侵袭,却因祸得福于梦中得神人启示,授予诸般奇妙物事不说,
还得到了天下间数位有旷世之才者籍贯乃至姓名,尔陈平,便是其中之一。”
“竟是如此?!”陈平再也无法维持面上波澜不惊的神态,露出了难以置信的震惊之色:
“难怪太子殿下早早便知我陈平之名,甚至于连我昔日所立之宰天下誓言都能知晓。
既有神人授命,所求之人自然可知虚实,可笑我来之前还屡屡搪塞,不知世上玄妙之事如此难言。
是了,难怪太子殿下入朝时间如此之短便屡立功勋,若说察举邸报等制尚可以天资解释,
那苏纸、活字与雕版印刷二术此等夺天地之造化的神物又如何凭空而来?
墨家之术又岂会被一宗室公子率先明了,除却神人所授实在再无可能,原来太子殿下是真正的天命加身,大道所佑。
那将闾公子之前平平无奇毫无名声传世,却能于瞬间创出踏碓器物,必然是得了太子殿下襄助!”
不得不说,陈平的接受能力和脑补思维十分强悍,单凭扶苏一句神人相授,便将所有事情串联起来。
至于真实与否,作为黄老之学的忠实爱好者,陈平根本不会怀疑,尤其还是太子殿下的金口玉言。
这就是时代局限性了。
“陈平今日始知太子殿下神迹,心悦诚服。”陈平从席间起身跪倒在地,对着上首的扶苏再行大礼。
“无须如此多礼,此事至今也只有三人知晓,便是父皇母妃本宫也未曾告知,陈平,尔可知为何?”
扶苏心里满意一笑,对自己这一屡试不爽的收纳人才方法很是满意,但也没有忘了敲打陈平。
“今日之事,若从陈平口中传于世间,则人神共诛之!”
陈平脑袋转的那岂是一般的快?当下便又是大礼参拜又是赌咒发誓,向扶苏表示自己的忠心。
“好了好了,在本宫手下不必如此动不动就大礼参拜,只要安守本分勤勉任事,自然无有他患。”
扶苏看着恭敬下拜的陈平,面上一派温和,心里却暗自腹诽:
“不愧是历史上经过楚汉争霸和诸吕之乱还能存活下来的西汉丞相,历任三帝而不衰,这政治嗅觉和明哲保身的能力真是堪称一绝。”
“陈平领命。”
“既知此事前因后果,那本宫也不再赘言,受陛下恩典,本宫如今已有开府建制之权。
但却苦于无可信重之人充任其事,尔既舍了那阳武令史之职不远千里前来咸阳,本宫也不会吝于赏赐。
从今日起,尔便在这太子府中担任冼马一职,年俸禄六百石,随本宫左右参知政事。”
扶苏大手一挥,径直就给陈平赏了个六百石的官职,这已经是他职权内的极限了。
至于爵位...那是只有始皇帝才独有的赏赐权利,即便扶苏是太子也无可奈何。
不过陈平先前中了县试的策论科榜首,已经有了不更之爵,无须再前往服役,倒是也不必忧心。
“陈平叩谢太子殿下赏赐,微臣日后必当鞍前马后效力于太子殿下身前,不负所期!”
陈平顿时又将扶苏刚才的话语抛之脑后,对着这位太子殿下连连叩首起来,他心甘情愿。
虽然陈平此时还不了解中央官制,不知道太子冼马是个什么官职,但仅仅听到六百石便足以令其感激涕零。
要知道,一手把陈平从黔首提拔到令史职位上的阳武县令柏雍,职权也不过六百石而已。
那还是其在战场上辛苦奋斗数十年才换来的功爵,却只是陈平的起点而已,如此一步登天,陈平又岂能不激动?
“行了,这官位虽然高企,却是在神人授命情况下赐尔,若是尔日后行事有了差错或是功绩不足,本宫自会收回。